車禍防治不能等~推廣「交通醫生」藉以診斷並改善交通問題

駕駛提升

駕駛定義:
「駕駛」(或司機 driver)是「行車關鍵」,但卻嚴重被忽略,這是長久以來的「交通文化」,從學習、研究、政策、管理….並未被重視,當然也就無從「了解」與「改善」…..

「駕駛」,包括大小型車輛、機車,甚至自行車、電動車等,均可統稱為「駕駛」。
維基百科「駕駛,指的是人類在操縱交通工具或一些機械設備時的行為….」

一般認知,只要會「開車(騎車)」,考過駕照,就能上路。
但「考照審核資格」太過簡略,以致許多人,根本對「交通環境、法規、設施、政策、車況、路況….」不熟,就輕易開車上路,最終導致「交通亂象」,產生的問題就是:違規多、衝突多、車禍多、勤務多…..

「會開車」,不代表能「安全上路」,因此要改善「交通問題」,最關鍵的是「駕駛」相關的狀況改善…..

駕駛狀況提升
1.駕駛交通素養
2.駕駛健康維護
3.駕駛熟悉路況
4.熟知交通法規
5.熟悉交通設施
6.掌握行駛路線
7.熟悉交通輔助
8.接收交通資訊
9.反應交通狀況
10.不斷提升狀況
11.建立駕駛履歷
12.駕駛輔導改善
13.善用輔助工具
14.推動種子志工
15.提供獎勵機制
16.運用APP管理
17.全民交通運動
18.全民交通平台

台灣「拼裝的交通」導致違規與亂象不斷
從一個地方新的交通設計,即可看出「台灣交通文化」與其未來…..
紛亂的交通,是怎樣來的?又會導致怎樣的發展?

從交通發展歷史,可找到「交通政策」脈絡,也就可以預期會造成怎樣的「交通文化」…..
當今,「交通政策」未能有效整合,反而更加紛亂,一方面是各種所謂「交通相關團體」提出各種見解論述,一方面是政府(交通相關單位)沿襲傳統思維(受傳統教育與單位舊思維的影響),導致對於「交通問題」的了解與處理,一直維持在特定的思維打轉。

以新聞報導為例:高雄 標線型圓環太抽象 考倒用路人


紛亂的交通問題如下:
1.對交通法規與設施一知半解:(落實教育與導正,提升「交通素養」)
車禍始於「違規」(對交通法規一知半解),加上缺乏「防禦駕駛/安全駕駛」的能力,以致處在「不成熟的駕駛狀況」,就開車或騎車上路,會發生事故,一點也不令人意外。

2.交通調查不能流於表面形式:(需要具體、有效的調查與研究項目、能作為相關改善的項目)
交通單位對於「車禍因素」的調查「流於表面形式」,以致數十年來,同樣的「缺失」,一再發生。例如:肇事因素「未注意車前狀況」,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未注意車前狀況」,又為什麼「未注意」,該「如何注意」以避免再次發生。造成「未注意」的因素頗多(例如:過於複雜的交通法規、交通環境、難以預測的各種駕駛狀況、過度複雜的交通設施…..都會導致「注意力分散」與「疲乏」)。
「交通調查」項目如果過於形式化、籠統,那麼其數據就難以作為相關研究改善的資料,因此必須找到「精確的項目數據」,舉例來說:當一個人在路口紅燈違規左轉,那麼勢必在平常就有類似習慣(其中有可能是單一違規事件,但若是常態性的問題,就有必要追蹤並加以改善「常態違規行為」,而不是靠當今「無效率的違規舉發處罰」機制,既無法有效改善違規,同時還衍生反抗與衝突,加上不必要的眾多人力與資源都浪費在抓違規、處理違規、縱放違規的惡性循環….)。
有效的「交通調查項目」,應完整記錄「個人交通行為」(研究駕駛人的行車過程紀錄),才能真正了解,一個人到底哪裡不懂、哪裡做錯、哪裡要改、應該怎麼改….而不是浪費無數警力、民眾檢舉、科技執法,最後還是無法降低違規行為問題,顯然是當今的「交通管理機制」嚴重缺失,也就是錯誤的「交通處理」方法,以及沒有正確的「交通導正」機制……所以回推,應該可以理解,我們需要哪些「交通調查項目」,以「健全交通行為」,自然就能將一切交通問題迎刃而解。
另外,還有其他「交通設施」、「交通管理」、交通組織設計與運作規範….都需要重新檢視、探討,應該如何改善與重建,讓「處理交通功能」的組織更加健全,從改革初期處理「雜亂的問題」,到日後逐步上軌道,組織功能就必須再重整,以因應健全的交通環境所需的組織功能。

3.交通政策不能「各自為政」:(需要強而有力的領導、組織規劃與管理再造)
各地方自主規範與管理,過去任何「交通設施」或「標示」,均應「依相關規定」辦理,其目的就在「達成共識」,降低「個別化」所衍生複雜的學習與反應。
例如:高雄首創「標線型圓環」與「特殊標線」,會造成「困惑」,尤其交通行為,均需在極短時間內認知與反應,一旦造成困惑,會導致「腦筋一片空白」迷航等症狀,對交通環境將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當然,若能取得「全民共識」,對於新設施或環境採取「降速」,將有足夠的反應時間(以學習了解或事後學習導正),宣導(或媒體報導)可以事先達到部分「教導功能」…..但問題是,若「新設施」的「說明與指導功能不足」,將會造成「許多人未接收到訊息」以致「到了現場難以即時了解與反應」,因此,必須考量「所有用路人的使用狀況」,評估需要改善哪些配套措施。

4.新交通規劃,設置後不理:(需要彙整並落實最終成效,而不是只管份內不負最終責任)
部分「新交通規劃,設置後就不管了」,以「行人優先號誌」的新政策導致「交通陷阱」最為普遍與嚴重,也就是「行人不看行人號誌」卻只看車輛號誌,以致「闖紅燈」的情況嚴重,然而類似情況已經實施很久(有些甚至超過一年以上),每天卻仍看到「上百人違規」(可在現場架設「網路監控」,很容易就能看到缺失,但相關單位竟「設置後不理」,以致該新設施,不但無法改善問題,反而成了「交通陷阱」)

5.部分採用各國經驗,拼裝出四不像的交通:(需要交通系統整合,而不是個別拆裝組建,結果拼出四不像)
國外固然有許多交通規劃設施值得研究參考,但似乎嚴重忽略了「人」才是根本(如果人民不懂、不去遵守,那麼再好的規劃或設施,都將「前功盡棄」),諷刺的是我們推行「人本交通」,卻偏重「交通工程」改善,漠視(人本)「交通素養」提升。
再說,先進國家的「交通典範」,絕不只是「硬體設施」,更重要的是「軟體建設」(人民的交通素質),也就是「教育與環境」(交通素養)的提升。
例如:我們採用一流的設備、技術,做好交通設施,結果民眾不知道、不懂該如何遵守、沿用舊習慣或認知,那麼所有花費將「前工盡棄」,結果交通管理單位,不知此一問題的根源,設法強迫民眾「遵守規定」,加重處罰,還廣設「科技執法」,結果改善成效有限,民眾怎可能因為「加重處罰」或「科技執法」就「變懂了」,交通素養亦不是靠「他律」來塑造,唯有「自律」(真的懂了,並且發自內心願意遵守),否則「法律」來處罰,終究會導致壓抑爆發、情緒積累,產生「反抗」與負面反應……所以,我們都知道「新產品」有說明書、需要教學或指導來學會操作(當然也能自行摸索),但「交通」不能像一般產品,可以自行摸索或拿來練習,因為一不小心、一次錯誤,恐怕就再也沒有下一次了……(因此交通改革,不能躁進、不能用實驗心態來嘗試、避免程序錯誤….才能確保改革過程將傷害降到最低,且能根本改善問題,讓交通逐漸統整、步上軌道、從混亂走向秩序、變得可以控制、可預期、可掌握)。

6.紛亂的交通觀念:(需要統整觀點並建置平台服務交流)
沒有可依循的標準(媒體紛亂、無窗口可做專業諮詢),必須逐一導正「錯誤的觀念」(「網紅」雖會製造話題與吸引關注,卻不一定懂法規,因此政府不能被動、不能任其發展,而是主動規劃「交通學程」,邀請各界「觀摩學習」並認識「政府交通政策」,否則人民只會依自己的認知想法發展,甚至製造「危害」而不自知…..例如:急著推行某政策,忽略「人民學習與認知落差」,將導致「一部分採新做法、一部分沿用舊習慣」的認知落差而發生衝突)。

7.建立典範:(建立有效率的運作組織與功能)
有太多的問題需要改善,因此如何切入?如何調整?如何發展?可先匯集菁英與資源,把「第一套做好」,讓第一套產生的經驗、組織方式、資源運用方式…..作為示範或典範,然後逐步輔導部分區域的點,並持續提升「典範」,就能越做越好、越成熟。其中一個關鍵是:如何「汰舊換新」,讓舊系統換成新系統,同時要維持運作(就像橋梁工程進行期間,仍維持周邊交通運作的概念)。

結論:當我們每天花時間在報導「違規、車禍、衝突」,只會讓我們不斷在「錯誤的交通觀念」中被感染(就像被病毒傳染),如果不去深思「健全的交通」,那麼我們很難期待「交通改革成效」。
所以,希望各界,尤其媒體人,需要充實「交通素養」,政府則應主動積極整合並提供「交通專業支援」,讓「交通改革」變成「全民交通」運動,而不再是政府的交通……

 

文/陳站長
2024/03/06
2024/03/07

陳站長:改善「交通安全」,新創設計(標線型圓環)作用與現實往往有落差,尤其「駕駛人」若不懂、不遵守,那麼再好的設計也枉然!「標線型圓環」並不「科學」,反而「易肇事」?(1)標線識別與反應問題(2)新設計必須更嚴謹與科學研究(3)加派義交指揮與宣導(4)交通規劃與遵守(5)新設施或規定,不能只顧設置,不顧後續落實...... 繼續閱讀
公車路線應確實了解乘客需求,並完善溝通橋樑,否則規劃與更改的路線,恐怕不符需求,加上公車駕駛趕時間壓力大,讓搭乘體驗差、難以預估公車狀況。另外應建立「公車志工」(公車大使),協助優化公車品質、協助乘客素質改善、關懷與協助駕駛、公車問題反應與建議.....。(志工同時也是乘客,而且這些乘客是經過訓練,是優質且能與政府站在同一角度看問題與協助政府改善公共運輸的基層關鍵。) 繼續閱讀
新聞事件省思>女兒遭撞亡! 余爸爸哽咽:只要安全回家路 陳站長對於「交通安全改善」幾項具體措施:1.具體行動:成立「全民交通」聯盟(並將經費撥給這些團體,但必須具體可行、有重大影響改善的交通項目上),然後讓組織分工並落實執行。(也許更需要整合資源與運用的組織,讓相關資源與問題,能夠避免重複浪費、並確實有效將經費或資源運用.....)而不是在等政府慢慢改.... 繼續閱讀
陳站長:關於「斑馬線新制」,不能只規範「車輛與行人行進方向3公尺距離」:若車輛從行人後方穿越,則不會受罰。此部分有「爭議」,因為有許多車輛駕駛,就緊跟著行人後方疾駛而過,這樣「仍會造成行人危險與壓力」。為避免行人遇到某些狀況(例如兒童、行人遇到秒數不足而折返、行人遇狀況暫停或折返....),那麼行人行進的後方汽機車,若不能與行人保持適當距離..... 繼續閱讀
交通改革過渡期,其實更加混亂與危險,因此在改革過程,最重要的是確保「認知落差」~交通認知落差:A知道或遵守、B不知或未遵守 避免兩者產生的認知落差,因為這樣的落差,會造成「交通衝突與陷阱」..... 繼續閱讀
陳站長:我們的根本問題是「交通素養」不足(一知半解),才會導致的違規與衝突,而不是因為缺少「其他衍生的設施與規範」(特別是"斑馬線有行人不論遠近停讓新制",根本是製造"交通問題",而不是改善交通問題....),可見交通部與相關單位,仍停留在傳統舊思維,不設法改善「人民的交通素養」..... 繼續閱讀
未能周全思考、缺乏整體考量與經驗,就會導致一連串「錯誤政策」,讓新的政策,無法根本改善交通事故問題,反而可能變成害死人的「交通陷阱」?為什麼,因為......「行人綠燈早開」不一定能確保行人安全:若每個路口不一致,將導致「不同認知」,因此有些人以為「下一個就是綠燈」,然後在橫向變成紅燈時,就開始進入路口,導致事故發生.... 繼續閱讀
交通安全,可從「相關單位」做起(包含:交通局、監理、司法、警政、公車、客運、運輸....等)由相關單位,先落實「交通安全」,並從過程中,研擬最好的「學習改善方案」,藉此累積「改善經驗」,再將相關經驗與紀錄,編輯製作成各種資料,提供相關研究、學習等參考..... 繼續閱讀
落實「駕駛技巧」+「交通素養」=行車順暢又安全的保障 大部分駕駛人並未熟悉「交通規範」與「交通環境」,只是「會開車或騎車」就上路,導致因「一知半解」錯誤認知而違規、疏失,導致交通事故發生~ 若能以「及時提醒駕駛」(即採取「輔導取代處罰」,並確保駕駛能了解並遵守),才是改善混亂交通的根本,接下來提供給大家,很容易取得的「駕駛技巧」,由許多著名或熱心的人士提供..... 繼續閱讀

2023/11/0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