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防治
當台灣人民缺乏完善的「交通素養」(對交通法規與設施一知半解),就難以遵守交通,也就是使用錯誤的交通行為(違規)開車或行走在路上,這些「違規行為」是根本.....偏偏後來的管理機制(交通取締與宣導)難以發揮改善的作用,因此眾多違規的民眾... 繼續閱讀
交通事故不只造成傷亡者損失,也增加相當驚人的社會成本.....以我國2014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819人及受傷41萬3229人數估計,社會成本增加金額達4423億3,300萬元,不容小覷..... 繼續閱讀
政府為何沒辦法有效降低「每年超過30萬件車禍」~反思:是不是過程缺乏足夠經驗?沒有統整?沒有落實?忽略重要環節?如果是,那到底是哪裡有問題?要怎麼改善?需要政府與大家去思考。以下陳站長個人長年觀察交通問題的經驗與改革淺見 繼續閱讀
一、車禍絕對不是意外,是人為!平常很多人都是這樣開車門、這樣騎機車、這樣開大客車….會發生類似意外,其實平常早就有預兆,只是從來沒有人去重視這些致命的習慣,總有一天就如此發生了... 繼續閱讀
近來探討「車禍與違規改善」,逐漸產生效應,這是好事,但將來如何發展是關鍵,若能往正面整合發展,還需被持續觀察與導正~站長認為「交通違規與車禍問題」的改革關鍵在「人民缺乏交通素養」,加上政府交通管理體制陳舊,無法有效掌握問題病根,以提出有效且根本的改革方案,致使問題多年來改善有限(其中一個部份就是「交通人並不一定是行為改善專家」.... 繼續閱讀
本文希望大眾關注的並不是當事人的狀況與警民衝突,而是要關注類似通案的根本改善方法,特別是整體交通安全的改革之道。新聞事件省思:類似新聞不是個案,而是通案,而這種狀況其實已經在各地逐漸惡化中... 繼續閱讀
缺失頗多的「右轉專用道」竟然要擴大實施,真是令人傻眼~為了改善側撞而增設右轉專用道,把原本最右側機車硬推至左車道給左直行車撞嗎?等於把一個問題改善,卻又新增其他更多問題,明顯又是頭痛醫頭的研究與經驗~ 繼續閱讀
人民的「交通素養」才是根本,否則再多警力與重罰也沒用 人民的「交通素養」,才是讓交通秩序的根本,缺乏交通素養,就是缺乏對於交通的正確認知與遵守的習慣。 繼續閱讀
一件車禍,這麼多重罪(逆向、肇事逃逸、無照駕駛、撞死人,及涉嫌超速、吸毒..等)卻只輕判三年半~(依據刑法第185-4條: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肇事,致人死傷而逃逸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結果卻只輕判三年半~ 繼續閱讀
駕駛人是車輛操控的關鍵者,也就是車輛的靈魂~如果車輛控制不當,必然會造成事故。操控車輛必須了解車輛,然後了解道路狀況,然後交通法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