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防治不能等~推廣「交通醫生」藉以診斷並改善交通問題

2機車專題

臺灣同時存在「車種分流」與「車向分流」混合車流,但以「車種分流」為主。(通常二車道以下,多為混合車流,其中城市道路狹窄路段,可能禁行汽車或汽車單向行駛規劃。)
「車種分流」不是臺灣獨有,通常根據當地特殊交通環境規劃,至於優缺點,透過ChatGPT整理歸納參考如下。
現在科技與人工智慧逐漸成熟,但交通大數據與相關認知仍停留在傳統(缺乏行為科學、駕駛人行車紀錄、駕駛普遍缺乏交通法規認知、交通工程未能確實導入現場觀察經驗、缺乏整體與長遠考量….)。因此其傳統數據難以精準評估,亦難以作為改善依據(例如:無法判斷駕駛人的駕駛認知,所以遲未積極改善其認知,導致駕駛人普遍對交通法規仍一知半解,所以再好的交通工程改善,將無法被準確遵循,也就無法更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

PS.比較臺灣「車種分流」與「車向分流」哪個好?更重要的似乎是「交通素養」的提升,因為再好的交通工程,如果人民不知怎麼遵守(因為不懂交通法規、不懂交通規劃設施的用意,就難以遵守….),所以新的交通設施與規範,若無法落實(無法確保人民了解),將「前工盡棄」(甚至因為駕駛人不知道新設施與規範,卻仍沿用舊習慣與認知,反而讓「新設施」變成了陷阱,以綠燈早開為例,駕駛人或行人不知綠燈早開,所以仍舊習慣看「橫向號誌」變為紅燈就起步,此時將與造成「誤闖」而肇事….)。所以,「交通素養」提升,才是交通改善的根本,是交通安全的根本。(「交通素養」提升,不只是民眾,若政府與施工單位的「交通工程素養」不足,仍會規畫出一堆缺乏整體考量、缺乏現場經驗考量的交通工程,最終一定是做完後,一改再改、疊床架屋,讓交通環境變得更加混亂….)

 


 

~以下透過ChatGPT(2025.04.09)等方式獲得的參考資料~

全球城市交通分流方式比較報告

一、前言

現代都市交通面臨擁擠、污染與安全等多重挑戰,為提升通行效率與永續性,各國城市紛紛採取不同的「交通分流策略」。本文整理紐約、東京、倫敦、巴黎,並補充台北、阿姆斯特丹、首爾與曼谷,共八座城市的交通分流特性,進行比較與歸納。

二、交通分流方式定義

  • 車向分流:依照車輛行駛方向進行分配,例如單行道、可變道、潮汐車道等,目的是提升通行效率與降低交會衝突。
  • 車種分流:根據車輛種類區分行駛空間,例如公車專用道、自行車道、機車道或卡車限行區,目的是提高特定車種安全性與效率。

三、國際城市交通分流對照表

城市 分流方式主軸 車向分流特色 車種分流特色 補充說明
紐約 車向分流為主 單行道密集、橋樑可變道、高峰期導向調整 公車專用道、自行車道逐年擴張、卡車限制區 重視流量效率,自2014年推行 Vision Zero 政策
東京 車向+車種並重 都市道路雙向為主、交叉口導向清楚 電車、計程車專用道、人行道明確分離 管理嚴格,自駕車與智慧號誌技術逐步導入
倫敦 車種分流較明顯 舊城區街道窄、部分高峰單向管制 低排放區、公車道、自行車超級公路 擁擠費制度推動綠色交通
巴黎… Continue reading
「複雜的交通設計」,非常考驗「大腦認知」與「行為反應」,通常「交通設施」必須能以最短時間辨識,如果設計過於複雜「難以理解」,不但難以遵守,更可能因為複雜導致「困惑」陷入危險狀態... Continue reading
「車向分流」為什麼不能改善根本問題,反而可能製造更多問題:1.當爭取開放「車向分流」,意味著機車可以行駛各車道,這樣原本的問題就解決了嗎?2.當機車行駛各車道,必然引發汽車與大車衝突,其中「大車視線死角」就足以讓機車死傷慘重(過去一直宣導,難道都是假的?不是要機車遠離大車,但大車從後方駛來,機車怎麼閃?)3.過去汽車與大型車未提出「交通改革政策」..... Continue reading
陳站長:機車待轉區之「槽化線」,用意在引導其他路過車輛避開前方機車「待轉區」,因此不該同時排擠「將進入待轉區之機車」,否則依其規劃,機車行駛路徑向左再切右,反而更危險,因為一方面怕左切會導致後方直行車撞上,切回待轉區又怕右側違規直行撞上...... Continue reading
如何改善「機車路口左轉」問題:增加可直覺辨識看板、LED字幕等。2.透過手機「交通APP」教育與宣導,也許透過動畫...3.隨時稽查與提醒改善,不能等車禍發生。4.避免先推「機車路口左轉」,而是先做好「機車路口左轉宣導」,確保汽機車都熟知「機車路口左轉規定與因應」,才逐步推行,也就是先確保安全與配套,才逐步擴大實施... Continue reading
新聞事件省思~「機車道太窄 屏科大學生不滿誤闖汽車道挨罰」民視新聞 新聞事件省思~從政府角度、學校角度、(以該校大量使用機車族群)學生角度、其他往來人車等,逐一調查與了解,然後彙整出一些新的觀點與事實,再重新思考如何讓現況能夠獲得更好的改善..... Continue reading
行經巷口(或路口),請務必「減速」、「注意」、「隨時準備剎車」~以防意外發生。(即使以前都不曾發生過,但只要有一次,恐怕讓人後悔莫及~)依規定重要,但預防車禍更重要,因為即使自己有「優先權」,若不減速、不注意,那麼發生車禍,即使擁有再大的路權,也沒有意義~ Continue reading
人民彼此衝突難道政府沒有責任?是誰造成人民的衝突?還是把責任歸咎給人民?當「新規定改了」人民是否都了解,如果沒有,難道都是人民的問題?(先不論政策好或壞,我們是否應建立完善的公民社會應包含:1.人民有良好的素養(讓人民熟知法律與規範,才能避免愚民被媒體或特定人士操弄..... Continue reading
視線被擋住!騎士跟在貨車後左轉被撞飛-民視新聞【民視即時新聞】跟在大車後面,小心視線死角!彰化鹿港1名騎士,跟在大貨車後方,行經路口直接要左轉,而對向來的小貨車,因為視線被機車前面的貨車擋住,雙方迎面撞上,騎士彈飛了十幾公尺倒地…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