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防治不能等~推廣「交通醫生」藉以診斷並改善交通問題
圖示:引用自公視新聞網:進待轉區壓槽化線遭罰900元 騎士貼出罰單引熱議|20230614

圖示:引用自公視新聞網:進待轉區壓槽化線遭罰900元 騎士貼出罰單引熱議|20230614

新聞報導:進待轉區壓槽化線遭罰900元 騎士貼出罰單引熱議|20230614 公視晚間新聞

 


 

陳站長:機車待轉區之「槽化線」,用意在引導其他路過車輛避開前方機車「待轉區」,因此不該同時排擠「將進入待轉區之機車」,否則依其規劃,機車行駛路徑向左再切右,反而更危險,因為一方面怕左切會導致後方直行車撞上,切回待轉區又怕右側違規直行撞上……

許多「新的交通標線」,用意在「更多保障」,但似乎不是如此…..
許多「交通標線」有越來越多「新的畫設方式」,這些規劃到底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矯枉過正」?還是真的能發揮「交通安全」的功能?
新的標線,恐怕「多此一舉」,因為關鍵在人民對「交通規則~認知不足」,因此再多再好的規劃與設施,如果人民不知道,那就不可能依照「交通單位規劃~遵守」,也就是問題出在「交通認知」的教育與落實,而非徒增新的「輔助標線」,因為許多「新標線」,只是在原有基礎「增加規範」,但仍有太多人對原本就不懂,那新增加的規範又怎可能了解與遵守?

交通改革除了「交通工程」,應同時考量駕駛人(各族群)的需求與狀況…..
目前「槽化線」在市區有「暴增的趨勢」,也就是交通單位,利用「槽化線」試圖讓車流推擠與壓縮道路邊緣或待轉區等,在越來越多路段車道被「壓縮」(降低車流速)、再加上更多規範(如增加行人綠燈時相)及「路口應禮讓行人」,完全不顧「車輛壅塞」問題,恐引發原本已經壅塞的車流、積壓已久的不滿(特別是行人在路口邊走邊滑手機,完全不顧後方車輛壅塞),最後更多駕駛衝突、行人車禍降低,但卻演變成「其他車禍增加」的趨勢(因為原本公車仍被不合理要求「準點到站」、送貨司機也不可能因為政府規劃而降低送貨…..),顯然,政府在交通改革時,並未「整體考量」,配套改善,只是單向要求民眾「遵守規定」,卻忽略「原本交通需求與問題」,不可能按照「政府規劃走」,所以未來「積壓的問題」將從「行人地獄」變成「行車地獄」是必然的趨勢與結果(也就是未來「駕駛人慘了」,因為隨時可能被罰、被不斷疊加載客與載貨量,卻沒被傾聽問題與關心,導致壓力爆表,還是得自行承擔…..)

改革應「整體考量」,才是合情合理,也才可能穩定與長久
「交通安全」絕不是建立在「強迫遵守」、偏重某一族群(例如:要求禮讓行人、過度保護行人,卻未關心與改善「不合理的載貨」與「公車準點」要求….)。
其中,關於應納入「行人改革」,才是合理的規劃,所謂行人改革,就是要求行人配合事項,例如:避免行人三三兩兩,分散走進路口斑馬線,因為那會佔據整個同向汽車綠燈時間,導致路口車流回堵,嚴重塞車(也就是路口可能只走三部車,結果後面還有十幾部車要過,若依此推理,整條路恐塞好幾個路口….)。
要求「行人配合」,就是「行人成群」概念,讓第一批已在路口邊的行人先過,而後方第二群,則先累積至一定程度再過。(執行上恐有一定難度,帶概念很簡單,就是讓車流與人流,按該路口整體狀況,適度分配與管制,避免「顧此失彼」,而是考量整體「最佳方案」,讓人車都能安全且順暢通行),其中對於人潮或車潮超過一定數量時,必須增派「交通指揮」來協助疏通。

另外,運用高科技「設施硬體指揮系統」+「駕駛人-交通資訊APP」來配合「交通規劃」,並讓駕駛人從中學習了解政府的「交通規劃」,不但讓人民配合度更高、更了解政府的實際用意,同時也可作為「交通改革典範」,至少過去並沒有類似計畫或案例可循。(其概念很簡單,就是「讓人民知道政府規劃與期望」,同時也讓政府與人民溝通,並持續改善實際需求與問題)。

還有,內側快車道,左轉專用道前,增設的”槽化線”
根本非必要,因為那槽化線,排擠準備左轉車流,讓原本準備左轉的車輛,遇到該槽化線,得先右切,然後再左切(跟機車待轉區前的槽化線問題一樣,多此一舉,而且多了那槽化線,反而更加困擾、增加車輛切換車道導致車禍的機率)。

文/陳站長
2023.06.22

2023/11/0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