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防治不能等~推廣「交通醫生」藉以診斷並改善交通問題

駕駛提升

駕駛定義:
「駕駛」(或司機 driver)是「行車關鍵」,但卻嚴重被忽略,這是長久以來的「交通文化」,從學習、研究、政策、管理….並未被重視,當然也就無從「了解」與「改善」…..

「駕駛」,包括大小型車輛、機車,甚至自行車、電動車等,均可統稱為「駕駛」。
維基百科「駕駛,指的是人類在操縱交通工具或一些機械設備時的行為….」

一般認知,只要會「開車(騎車)」,考過駕照,就能上路。
但「考照審核資格」太過簡略,以致許多人,根本對「交通環境、法規、設施、政策、車況、路況….」不熟,就輕易開車上路,最終導致「交通亂象」,產生的問題就是:違規多、衝突多、車禍多、勤務多…..

「會開車」,不代表能「安全上路」,因此要改善「交通問題」,最關鍵的是「駕駛」相關的狀況改善…..

駕駛狀況提升
1.駕駛交通素養
2.駕駛健康維護
3.駕駛熟悉路況
4.熟知交通法規
5.熟悉交通設施
6.掌握行駛路線
7.熟悉交通輔助
8.接收交通資訊
9.反應交通狀況
10.不斷提升狀況
11.建立駕駛履歷
12.駕駛輔導改善
13.善用輔助工具
14.推動種子志工
15.提供獎勵機制
16.運用APP管理
17.全民交通運動
18.全民交通平台

警方表示,機車騎士是「肉包鐵」,一出車禍難免受傷,要避免肇事,最好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包括遵守路權、號誌燈,如此就算發生意外,也能降低自身的肇責,可是不少騎士往往自恃「路程短」、「快到家」或因「趕時間」,發生可避免的車禍... 繼續閱讀
道安委員會極力推廣宣導,超棒影片:「防禦駕駛」3分鐘讓你學會「安全駕駛」。要預防車禍、要安全回家,就得看這部簡單易懂的影片。PS:有些影片內容待修正,如「駕駛人每4~5秒掃視後視鏡」這點說法,可能導致誤解。 繼續閱讀
前言:本篇由車禍受害人家屬陳站長所編寫,雖無完整結構與數據,但有迫切改善車禍問題的期望! 從車禍「受害人」到化悲憤為力量的「助人者」,協助同樣受到車禍所苦的大眾,免於陷入車禍而起的怨恨 繼續閱讀
為強化駕駛人的駕駛技能及安全觀念,公路總局在今年六月起開辦大客車駕駛六小時的訓練課程,今年十月一日起,未獲講習證書的駕駛,不得從事大客車駕駛工作,若被查獲將處九千至九萬元罰鍰,參加講習的駕駛 繼續閱讀
陳站長:對於交通安全改善建議1.各客運、貨運等運輸公司,均應設置「輔導」,目的在於定期接受相關專業訓練、並帶回公司,關心公司駕駛人所欠缺,並將技術傳承給底下的駕駛人2.政府與學術單位對查「運輸統計」,了解實質的運輸效益 繼續閱讀
幾名年紀不一的資深運將,聚集在大客車裸露的車體旁,聚精會神的聽著講師講解檢查輪胎的方式,「老師的講學不錯,讓我搞清楚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東西」,為了符合轉任大客車司機的規定,一名計程車駕駛特地到台北參加「大客車職業人定期訓練」 繼續閱讀

2023/11/0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