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防治不能等~推廣「交通醫生」藉以診斷並改善交通問題

很抱歉,以下陳述或許過於主觀與偏見,但請務必重視,我們最終的交通是否改善了~

陳站長對於交通現況改革的一些經驗分享:

1.交通單位過於重視研究,卻疏於長期現場實務經驗(大部分經驗仰賴警方事故等偏頗的訊息)
2.紙上談兵多(坐在辦公室理想問題或開會多,缺乏實際現場長期觀察)
3.缺乏相關配套與整合(研究與公布實施新交通政策,沒有落實宣導或過於形式化~以新增的右轉專用道為例,多被機慢車佔據,形同虛設,又增加機車與右轉汽車衝突,至今沒看過哪個右轉專用道有在改善)

站長提供改善經驗:

1.務必從各車種找出各多相關實務專家代表,並從中找出確實數據(而非交通相關人員形式化的調查數據)

2.警方事故調查數據礙於時間與勤務,該數據內容僅能參考

3.警方與相關單位缺乏整合與科技工具的運用(以高額採購監視設備,但其實監視設備並無完整配套,等於是”裝瞎”,礙於勤務,讓許多受理案件警方多以”沒錄到”為藉口,即可省去調查等時間,罔顧受害人第一時間的證據調查,日後證據滅失,導致冤案與司法資源因此更加浪費、等同縱放肇事者影響何其大)
也就是,整體程序重新研究,再找出如何重新培訓更有效率的警政司法與交通整合,保證提升3成以上效益,減少浪費~

4.所有交通問題與車禍防治關鍵在「交通素養之基礎建設」而非其他衍生的問題解決(例如:增加監視器、增加車禍與之後的處理或浪費醫療與司法資源)那些經費的運用都是本末倒置,若人民的素養改善,所有後端的問題必然減少(因為民眾才是大部分的根源)

5.溝通接收與傳達窗口:所有交通政策是否成功,關鍵在於當事人有沒有確實收到訊息,不是官方認為有廣播宣導就以為大眾有收到,因此必須研究如何讓當事人收到訊息~(收到罰單是消極且沒有效益的,人犯錯應在當下導正,因此在重要路口必須考量當下勸導機制,在安全為前提的狀況下)

另再提出:機車車禍,其中一個關鍵調查是有缺失的,例如:當今汽車停車格直接將畫設在機慢車道,就是一個極為普遍且錯誤的畫設,那根本沒有足夠的安全間隔~
對照法規,政府自己犯了最嚴重的錯誤(沒有提供足夠安全寬度給機慢車行駛),實在諷刺~竟然從沒有人提出過~

再次提出:新設施不是設置就算了 (不負責任的態度)
新設施設置了,務必要持續觀察至少兩週,且不能主觀的條件觀察,最好加上錄影~
主觀是指:例如設置了右轉專用道,所以只是為了證明右轉專用道設置是對的,因此忽略不當之處,導致調查數據嚴重偏頗,最後更誤導大眾,使右轉專用道的其他問題沒被顯示在調查數據(這就是為什麼,一定要看數據的人,請到現場實際觀察一段時間)

還有:政策實施應相對設置組織功能
交通設施,配合交通政策,但卻沒有足夠的組織功能去檢視、管理與維護,那麼新的交通政策,就會流於形式,成效不彰!

以高雄市右轉專用道為例,近年來高雄增設右轉專用道有普及現象,看來是比照台北經驗。
高雄設置右轉專用道,應是在紓解右轉汽車車潮,避免汽車在綠燈右轉時與機車發生衝突。
然而問題來了,當陳站長實際觀察右轉專用道上百次,就經常發現,右轉專用道的設置流於形式,一是未落實、一是設置不當。
未落實,是指大部分時段,機車仍習慣靠右,也就佔據右轉專用道,且還經常發生右轉汽車為了趕緊右轉,會猛按喇叭,機車騎士大概不知道自己佔據右轉專用道,所以回頭看後面汽車。

經常被佔據的右轉專用道,不但不能發揮右轉疏解右轉汽車車潮,反而使得其他各線道車輛更加混亂(以高雄市正義路與建國路口為例)
再加上右轉專用道旁都是一些賣飲料或餐點的店家,相信交通單位不可能不知道,最後也不可能禁止汽機車暫停,於是產生了矛盾與衝突,從劃設至今,未曾看到相關單位著手調查或提出改善(至少每天經過,沒看到什麼時候,大家有遵守右轉專用道規則)

右轉專用道等新設施,與其他設施及交通規則,有誰去落實宣導與執行,落實成效如何?
按理,任何重大政策,應當除了硬體之外,就必須要設置相對的軟體因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組織」,即組織功能,以確實了解,該新的設施在之前的評估、與當地店家住家是否有足夠溝通與了解、施工過程、與施工後、管理與宣導、確實落實等,整套的「新設交通政策與設施之規劃施工與後續管理改善」系統,是否有缺失,當一套完善的交通規劃管理系統成熟(即其中的規劃管理等人員經驗知識與配合等部分達到完善),才持續擴及該新的政策與設施,那一套完善的交通規劃管理系統,才能保證問題最低、效率最高、安全最完善等;否則就是流於形式、表面數據,實際上問題被掩蓋、無法有效提供規劃時的預估值,那就代表規劃單位與日後不能協調統一,這意味著,大家只顧做自己的事,缺乏整體統合,而這將讓在理想的規劃形同虛設!

若最終不成功,那就是不成功!
一位管理大師曾經分享一個故事:管理不能只有手段,如同一位醫師開刀,該開的都開了、該縫的也都縫了,但病人卻在太平間!
因此,任何改革與政策,不能只看過程或侷部,而該看「最終成效」,若最終成效不佳,那麼其中用了再好的設備、再好的人才、再好的規劃案有什麼意義?

 

2013.10.28 陳站長

2024/06/30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