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防治不能等~推廣「交通醫生」藉以診斷並改善交通問題

交通改革

「交通履歷」能有效改善違規行為要管理眾人的交通行為,實不容易,特別是大眾的「交通素養」欠缺,也就缺乏自律,因此管理必然費力,且成效有限。首先要了解每個人的「交通行為」,就必須加以「記錄」(根據「交通規則+安全駕駛」等觀念來設計),那麼個人就能根據這些「經過設計的交通行為」來遵行與調整,再加上「手機APP交通履歷」(或類似概念的交通行為管理工具)即可有效達到「人員交通管理」目標... Continue reading
改善交通「使用者經驗」是「安全駕駛」極為重要的關鍵 通常大部分的使用者,會經常使用特定路段,也就熟悉各路段的路況,因此「改變駕駛行為模式」(通常「駕駛行為」是任由發生,僅透過「規範與處罰」來制約,除了有些透過「教練要求」,能達到「較高的安全駕駛能力」與..... Continue reading
台灣特有的交通現象與問題 關於「台灣特有的現象」,也許是因為部分參考國外經驗,但卻忽略「改善人民的交通素養」,同時忽略某些交通規劃與設計,實際上某些並不符合需求,卻又沒有人能了解或提出糾正 。另外,某些國外交通經驗,並不一定符合國內,其中幾個關鍵:1.台灣機車眾多(與大部分先進國家機車極少不能相提並論)..... Continue reading
政府為何沒辦法有效降低「每年超過30萬件車禍」~反思:是不是過程缺乏足夠經驗?沒有統整?沒有落實?忽略重要環節?如果是,那到底是哪裡有問題?要怎麼改善?需要政府與大家去思考。以下陳站長個人長年觀察交通問題的經驗與改革淺見 Continue reading
我覺得許多交通事故問題看似複雜,卻可回溯「根源結構」來思考,那麼問題就簡單多了~ 舉例「工廠設備操作員」 我們知道,不會讓「缺乏技術與安全的狀況下」,讓人員去操作機器設備~ 但,我們的現況卻讓駕駛人與騎士去開車騎車(等同讓缺乏技術,缺乏對設施安全觀念的人,在操作危險的機器設備,更何況,道路環境比工廠更加複雜與危險~)... Continue reading
疑似錯誤文章標題與內容: 馬路這個「標誌」讓我慘賠50萬!開車時,千萬要留意!以免後悔莫及!! 以上文章疑似引用自大陸(簡體): 交通标线,你知道多少?(X)菱形標線~錯誤定義:「這個標誌是斑馬線預告標誌,意思是前方有斑馬線,提醒車輛要注意開始減速。」(O)菱形標線~正確定義:「車種專用車道標線」(參考以下提供的法律條文)..... Continue reading
陸軍官校旁的交通陷阱,令人掛心~今天前往陸軍官校參加「埔光美展」,帶著滿滿收穫準備離開,當行走在官校附近的維武路與中山東路口,準備穿越中山東路口時發覺「從維武路往南之右轉車輛太多、速度又快,..... Continue reading
「若不信專業 換十個部長也沒用」~這句話說得好~ 我個人有另一個經驗跟大家分享: 「交通是全民的不是政府或專家學者的」、「別再把責任過度專業專責化」....這意味著,問題必須從「整體思考」,也就是「全民才是根本」,全民的素養提升、全民的參與,才能根本改善問題,否則再好的硬體設施、再好的政府組織,最終全民不能遵守與不知如何配合,那麼一切等於白做...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