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防治不能等~推廣「交通醫生」藉以診斷並改善交通問題

任何「交通設施」之規劃設計與檢驗,必須導入幾項「關鍵」:2022.12.03
1.基本技術:
交通專業、交通法規、交通工程、交通宣導….
2.視覺科學:任何「交通」,均應考量「識別度」,也就是能夠讓駕駛人「清楚辨識」,包含:早上、中午、晚間,以及逆光、下雨、起霧、空氣汙染、等各種狀況,在何時必須要增設「LED字幕或螢幕」,需要多大面積、資訊內容為何?(資訊內容則又屬於另一個專業領域),如何簡潔讓駕駛人能瞬間獲得資訊。
3.聽覺輔助:由於交通路況複雜,過多的「訊息」、標示、花樣,都會增加「駕駛辨識難度」,甚至嚴重影響行車安全。
(因為太多干擾,或辨識吃力,反而讓駕駛花太多時間在看標示,而忽視車前狀況….)。
因此,未來應「善用聽覺溝通」,讓「交通指引訊號」能夠「傳達給駕駛人」,但需要建立「完善機制」,才能確保「聲音或語音提醒」能達到有效傳達「交通訊息」,而不會讓駕駛人「聽到不當訊息」而影響駕駛。
例如:訊息過於複雜難懂、訊息語意不清、訊息可能嚇到駕駛人…。
以傳統「測速照相語音提醒」,算是一個針對「超速違規」與「違規照相」的設計,只是「交通語音」可能涵蓋更廣,需要更強大的功能才行(也就是:詢問與互動功能,例如手機語音溝通功能。)
4.現場經驗:設施之規劃與後續改善,應建立「現場經驗值」(因為許多道路工程,對於現場並無當地人熟悉,同時未能足夠了解當地交通狀況,所以其交通相關規劃與設計,大多只能在某些人、某段期間匯集的討論就做了決定,但這樣的決定,往往缺乏足夠宏觀與長遠性,導致規劃設計,與實際需求不符,或在實際運行後,問題百出,最終又耗費更多人力與設施去改善,但效果非常有限…..最明顯的問題,就是「某新建車站」的周邊的交通規劃設計缺失:a.行人動線不安全、b.各車種路線過於複雜、c.車種動線不流暢(例如:民眾開車接送至車站,理當順著合理動線返回,但實際上動線卻彼此衝突,無法在現場透過直覺判斷)、d.公園廊道自行車動線規劃缺失,與行人衝突、標示不清、e.公車動線不佳,因應「禁止左轉」,所以更動許多公車路線,導致大亂。而更新後的路線,仍對「公車乘客」不便,因為下車地點,離火車站距離太遠(也許日後車站整個周邊交通完善後,公車可以在火車站旁上下車?)….
PS.建立「現場經驗值」,可以讓最了解當地路況與交通需求的代表,充實其交通專業,並確保其呈現內容具有實質的交通建設價值,即可彌補傳統由交通界調查規劃的疏漏或不足。
5.交通檢驗:有效的「交通檢驗」,類似「重新經歷」的概念,也就是,以「實際駕駛人」(把自己當作大小汽車、腳踏車、機車、行人的角色,而且還應包括:本地與其他各種類型用路人),然後實際在不同時段與狀況走幾遍,並記錄相關狀況,才能確保實際運作後的情況,是否有哪些,是坐在辦公室裡無法想到的問題…..。
6.廣納建言:搜集民意與廣納建言:原本在平常就應建立各種溝通管道與建言,避免各種訊息由特定人或特定族群所「壟斷」,致使實際上的使用者、當地民眾、經過駕駛人,無法得到應有的服務與保障。
7.交通種子:擴大建立「交通種子」:包含培訓專業交通志工,以協助交通相關發展、參考志工銀行,將「全民交通」,結合當地社團培育「交通種子」,宣導與溝通交通資訊,讓全民都能更了解交通規範與相關發展,同時也建立常態溝通管道,有了這樣的管道,眾多「交通問題」,即可迎刃而解。(例如:公車與各種公共運輸資源,就能有效規劃與運用,若沒有「交通種子」,眾多問題就沒有辦法與各界聯繫,也就難以了解並實行….)。
8.行為科學:許多交通改善,重點與投資均花在「硬體」,卻只有極少的資源與經費花在「軟體」改善,致使人民的「交通素養」低落、違規與車禍難以有效降低。
交通違規=行為偏差,而行為偏差,忌諱直接「處罰」,因為「違規問題」關鍵在「交通素養」不足,缺乏對交通規範的正確認知,導致長期不良的交通習慣。
以行為科學的「交通習慣改善」為例:習慣的建立、習慣的改善….
PS.有關行為科學的運用:a.巴甫洛夫的「古典制約」、b.斯金納的「操作制約」、c.丹尼爾品克:懲罰可能會導致反效果、d.查爾斯·杜希格:養成習慣三個要素:提示、慣性行為、獎酬。

 

2022.12.04
文/陳站長

2023/11/0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