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防治不能等~推廣「交通醫生」藉以診斷並改善交通問題

要做好「車禍防治」關鍵,才能確保「交通安全」

車禍防治關鍵:「預防」、「預知」,就是提前準備好,而不是等事情發生再來因應,因為等發生後再反應,恐怕來不及。
前方有狀況,你不能等「車子已經快到了」才警示提醒,還必須考量,考量駕駛人不是隨時都能注意到告示牌等訊息,因此「提前警示」,還得「提前多加設置」,以免漏接。
另外,告示牌設置,必須考量「行為與視覺科學」,包含:字體是否容易辨識、字體大小是否開車遠距離時就能看到、告示是否簡潔易懂、設置位置是否符合駕駛視線與範圍…..而不是「有做就好」(如果「告示牌」內容任意設置、位置不當、字體太小、內容過多複雜或過少看不懂意思….那就無法達到宣導與管制交通效果)

舉例說明:
例如在高雄車站附近的中山路與建國路「即將施工」,且已知施工範圍與影響,也能夠掌握施工完工期限,那麼經過評估,將嚴重影響交通車流,恐增加事故風險時,則就必須「事先規劃交通疏導與交通安全配套措施」。
所以,就評估風險後,投入相對應的「交通疏導」與「交通安全措施」,雖然看似增加施工成本,但卻換來更安全、降低塞車所造成的損害,所以在任何工程、改革,不能只顧「成本考量而犧牲安全」,也就是「安全第一」的信念。(當然,並不是把安全~「無限上綱」,而是就累積經驗與相關資源,做妥善組織或調度,使資源成本不會增加,同時可提供額外就業機會….)

 

如何做好提前知道並「預防」的關鍵+「輔助工具」:

1.提早知道:
即將施工,即可「已知訊息」,即可「提早準備」,評估往來車輛需要多少時間可以「學習認知」,並改變習慣,同時能夠達到「廣泛宣導」,即可回推,需要多早之前,就開始計畫與實施。

2.提前準備:
施工期間的安全配套,不能等施工時才做,因此往前推算,什麼時候做?怎麼做?以及如何透過「設置標示」與「相關宣導」計畫,在最適當時間分工進行,以期施工期間的交通能夠將塞車與事故風險降到最低。

3.施工周邊交通安全:
設置「施工改道」,必須熟悉往來車輛駕駛習慣,才能妥當安排「標示位置」,否則任意設置,不但無法產生效益,反而製造困惑(例如:明明還有超過3公里以上,卻設置「OO陸施工請改道」,或僅於施工附近才設置「施工改道」,一個太遠,就怕行駛到附近已經忘記….一個告示太近,將來不及繞道。)另外,設置的「告示內容」,不能過於「簡單」,例如在十全路上設置看板,而看板只有「博愛路↑」,過於簡短訊息,會讓許多根本不知當地或附近有哪些工程,不會聯想到「博愛路」與該工程關聯性,因此博愛路,反而造成「困惑」。
如果施工地點是「站東、站西、九如、建國」範圍,那麼由博愛路往南(由於九如路也在施工範圍),就必須在十全路前設置「施工改道」的告示板,並指引「往中山路:自立路>八德路>中山路」(甚至可標示接近里程、箭頭方向等)

4.建立「改道指引模式」:
可培養民眾習慣「改道方案」,制定全國適用的「改道指引模式」,那麼任何人(即使外地來的),也能很快認知(當然,若可以,應當做到,進入本地的駕駛,應先「熟知當地交通規範與路況」,並提供手機APP交通懶人包….)。

5.提供「交通資訊」平台:
另外可以透過在實體告示板秀出QRcode,讓民眾可以快速連結「語音導航指引」,但為了避免「邊開車邊用手機」,所以應整合手機APP導航,自動可以導入「施工改道」的最佳路線指引。所以,交通管理,有時不是「自由選擇要不要」,而是思考「如果整合交通管理資訊,結合手機APP」即可達到「及時、充分、自動化」等整合功能。
反觀傳統交通管制缺失:完全依靠「目測、無法掌控前方與周邊路況、不懂怎麼走、不清楚交通指揮到底有什麼突然的指示、是否有更好替代道路避免塞車….。
可見,交通管理,不能放讓選擇,而是思考「最佳選擇」,半強制民眾使用「交通語音導航APP」(甚至該APP可以用口語簡單溝通與查詢或語音操作),這些就是善用「工具」的最佳方案。(如同,用鐵鎚敲釘子,而不是用徒手去敲釘子)

6.提供「交通APP」+「語音操作」:
另外,手機APP導航操作,可將訊息彙整,一旦預估超過規畫數量,加上智慧監控,即可適度提供駕駛「預估塞車」或「突發狀況」,建議採取第二或第三等方案。

7.即時高空影像:
可即時、更清楚掌握周邊交通路況,且能即時提供給各地民眾參考。

 


最佳「預防」與「預知」工具:(交通管理)手機APP,建議導入並推廣運用。
手機APP優點:即時、完整、有電子地圖、可雙向溝通、可查詢、可語音控制、可預約、可導航、可學習、可蒐集建議與車行狀況….
PS.手機APP工具,完全是「傳統管理」方式所無法達到的…(但需要平常就了解該APP,並習慣使用…)

2022.11.25
文/陳站長

2023/11/0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