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防治不能等~推廣「交通醫生」藉以診斷並改善交通問題

陳站長:

社會事件的當事人,確實是社會問題的縮影,因此如果不能根本改善,那麼就會有更多的違規與違法行為存在。
其實要有更多人來學習「交通安全」(提升交通素養),才能讓交通安全更有效推展。

一、「我們的幸福,一半掌握在別人手中」
幸福與不幸,我們追求幸福,同時想遠離不幸,但絕大部分的人把時間花在追求幸福,卻較少有人花時間去「防止不幸」。
「我們的幸福,一半掌握在別人手中」,追求幸福,不只是「自我滿足」,因為任何人的任何成功,只要周遭有犯罪、危險駕駛存在,他的幸福可能隨時被其他人的輕忽或危險駕駛給帶走(如重大事故)。所以我們不能只是追求幸福,同時也應該對周遭與社會問題負起責任,這樣才能減少不幸發生。

二、「知識」是「行為對錯與負責任」的基礎
如果,一個人有知,才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知識就是力量,其核心價值就在這裡)
一個不知道狀況的人,如果指派他去做,肯定出問題。當他出問題,第一個該究責的是指派他工作的人。
因此,我們需要將交通安全責任,擴及所有人,也就是「全民交通」(循序漸進推展,先從每個族群的種子代表開始),這樣,人人就會開始知道,交通的缺失在哪、知道該向誰反應、不再被特定媒體或錯誤觀念影響,同時也不再有藉口,因為很多人都知道。

現在人民的交通認知就是「一知半解」,一個了解交通的人,不會有任意違規或危險行為。過去積累錯誤過多,沒有能夠確實導正,現在要再導正確實不容易。所幸,如果能有效推行「社會運動」(人會受到環境與周遭力量的影響),是有辦法一次扭轉「長久以來的惡習或觀念」,包含交通執法、包含全民,就能重視,並以此活動精神作為生活準則,同時也能推展到周遭每個角落。(問題是,是否足夠的力量、足夠的宣導、核心價值是否能深入人心,這部分媒體公關人應該會比較熟知與了解如何運用。)

三、要改革,就必須了解「周哈里窗效應」(知識盲點效應)
周哈里窗四象限:
1.開放我(我知/他知)
2.盲目我(我不知/他知)
3.隱藏我(我知/他不知)
4.未知我(我不知/他不知)
PS.有類似解釋,歡迎上網查詢了解

四、至於「知識的詛咒」則是:
自己知道,卻無法理解他人為什麼不知道。
因為當一個人知道了,就很難感受「不知道」是什麼情況(所以知道,很難裝作不知道);
相反地,當一個不知道的人(如民眾),他無法假裝知道(因為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PS.「知識的詛咒」一詞,我是從「黏力」這本書看來的,這本書提到美總統選舉如何靠「簡單口號」贏得人民支持。但更助要的是有許多好的政策,也是靠「黏力」而有效推展。

五、知識就是力量,然後支持這股力量~
1.支持有能力的人、成為有能力的人
2.整合相關資源與力量(我們不是孤單一個人,而是共同信念都是我們的人,而且只要持續凝聚,這股力量就能產生強大作用~也許會有「相反力量」也在阻礙或扭曲,但只要釐清並揭露那些問題根源,就能讓正向力量發展~)
3.階段推展、從小範圍擴大,先建立各類典範,再複製各地
4.重整舊體制(各地自行運作,浪費資源,且效率有限,應統整一體,找出核心價值,就能更有效推展,其中一個有效推展的概念,請見「黏力」這本書,裡面有提到相當多的故事與案例,且教如何突破傳統思維,有效推展政策的思考方法)
5.責任,來自知識與經驗,要讓人負責,就必須確保他的知識與經驗是正確完善的(現在要導正錯誤經驗會比較困難,但找出眾多改善成功案例的模式,就能有效做為其他改善範本~)

文/陳站長 2021.04.09

2023/11/0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