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5
公車站設置嚴重缺失,「高雄市龍子里公車站」竟把乘客引向「機慢車道」給車撞?(該地點還是車流量非常大的路段)且錯誤設計竟然沿用11年(根據Google街景圖的歷史圖片資料),顯然相關單位並沒有到現場確實觀察,加上從未有民眾通報,以致每天成千上萬人經過,也沒有任何人提出反應,實在太離譜。從「規劃、現場勘查、施工監督、完工複勘、後續追蹤….」每個環節都沒發現~
畫面擷取自Google2020年7月街景圖,地點:高雄市「龍子里」公車站~設置嚴重缺失,乘客動線竟然直接導向機慢車道
高雄市公車亭設置缺失:
高雄中華路與九如路口~有缺失的公車亭(站)為例(缺乏充裕與安全的乘客出入的空間)
中華九如路口公車站Google街景圖示:https://goo.gl/maps/r2RuAkST4TLNg7168
中華九如路口公車站Google街景圖示:https://goo.gl/maps/H6oHYA5iBFXZCKdS8
五福路城市光廊公車站Google街景圖示:https://goo.gl/maps/BunSM6HP9nppwCoLA
公車亭出現人潮時的狀況~可參考新聞報導圖片:
高雄市公車候車亭 走原住民風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939636
公車亭設置缺失說明:
1.公車亭位置逼近馬路(將導致乘客無法安全上下車)
2.後方餘留空間過大(也就是公車亭應往後移到底)
3.公車乘客難以安全出入(因為立柱幾乎沒有辦法讓人行走,而需要走下馬路再走上安全島)
4.該設置缺乏彈性空間,可說是「沒有搭乘公車經驗的人」設計與管理,才會導致一連串缺失都沒有受到審核、監督與發現,更別說改善。
5.公車亭(站)的設置,必須結合周邊環境調整,務必讓空間具有彈性,也就是考量多部公車停靠、多人上下車之相關空間與動線,而不是單純只考慮遮陰遮雨。另外不能忽略「站牌」的設計,務必將重點車站凸顯出來(如大字或紅字),並且特別凸顯「幾號公車」(也就是在3公尺距離就能看到「幾號公車」)
6.另外公車停靠區(標線),有很多未能與「站牌」配合,也就是為考量乘客所站立位置與公車停靠區應符合(例如:乘客幾乎會站在站牌的位置,因此公車停止位置,就必須車門與站牌是接近或吻合的,過去有些公車駕駛不顧乘客所站位置或站牌位置,依據公車停靠區停止,結果乘客得再走幾步….雖然沒差那幾步,但卻顯示設計與設置夠不夠專業、是否有搭乘公車的經驗,同時應同步規範所有公車業者及駕駛人,再來就是宣導教育乘客配合….)
相較於缺失,那怎樣才算好的設置?
另一種設置,比較好一些,但仍需要再評估周邊環境是否整體配合,避免設置跟周遭衝突,使得出入空間侷限(至少應保留公車前後門皆可上下車的間隔,再加上若有多班公車,就必須加大彈性,以免顧此失彼、中看不重用、缺乏多輛公車停靠概念的不成熟設計….另外有關無障礙斜坡、設置中央分隔島護欄、座椅等,均應制定更完善、安全、通暢、透視性等標準,以防日後再有缺失的設置,讓乘客處在不安全的環境中。)
另一種較好的公車亭設置參考:
高市創新改良懸臂式候車亭 年底前完成60座
http://www.taiwanhot.net/?p=453999
有充裕空間的設置狀況:
市立中醫醫院公車站Google街景圖示:
https://goo.gl/maps/LusxS2ZXutwWKHZT7
較好的公車亭設置狀況~新聞報導:
打造無障礙友善環境 高市分隔島候車環境改善工程完工
http://www.taiwanhot.net/?p=512968
PS.如需要查看或了解有關「公車亭」,可搜尋關鍵字「公車亭」就能看到很多資料,從中比較即可發覺差異,再加上具有公車亭或搭乘公車經驗後,才能達到「公車亭設置」的基本要求,當然應比這些要高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