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事件省思~ 過馬路遇車未禮讓 女控得「自負舉證」(TVBS新聞報導)
新聞報導:路口監視器,竟然不能當舉報證據!新竹竹北一名鄭小姐,去年底晚上過斑馬線時,遇到一輛轎車要左轉,完全沒有禮讓,硬是鑽過面前,而且距離超級近,嚇得她前往警局檢舉,也說路口有監視器,不過卻被告知不能用來舉發車輛違規,她只能自行用手機錄影的方式,或看是否有車輛有行車紀錄器能提供,讓她認為行人安全深深受到威脅。
陳站長:看了報導覺得警方真的「不可思議」,政府一再宣導,甚至花大錢將斑馬線從路口退縮,加上不久前在高雄有行人走斑馬線被酒駕撞死….我們地方的警察竟然還這麼「無感」,甚至連受訪時,還是「一樣的處理與態度」,顯然是警政處理交通規則是一樣的「違規處理標準」,不然怎麼會要求民眾「自負舉證」的回應~
政府設置監視器不能用於「舉發違規」?
為什麼諸多涉嫌「危險駕駛」,警方受訪卻大多只以「一般違規」視之,難怪違規如此囂張…..從監視器畫面可以看出,該汽車駕駛根本是「逼車」的危險駕駛行為,也就是非單純違規,而是涉嫌「公共危險罪」,若政府高層對此「視而不見」,那麼過去所做的「交通安全宣導」與「重罰」根本都白費了~
各種限制或不當政策讓警方難以執法?
希望政府高層,在做相關改革時,別再只是「震怒」、「口頭指示」….應確保相關作為是否符合「改善交通安全」為執行核心,至於相關限制規定多如牛毛、綁手綁腳,是否在合理範圍授權警方執法,且保障其執法不受民代與民眾干擾,這樣警方才能真正發揮執法權,也才能真正保護守法的人民。
「指揮官意圖」能聚焦核心價值與執行力
如何讓第一線執法人員能夠彰顯效能,不是制定更多執行命令或勤務,而是找出「改革核心」,再以「指揮官意圖」作為主要方針,那什麼是「指揮官意圖」呢?
有關改革,請見「黏力」這本書中提到的「指揮官意圖」(簡單的意思就是,不要制訂過多的細節,因為在第一線作戰時,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在眾多交通違規事件中,凸顯法規、警方執法依據、立委立法與修法、濫權介入….似乎有很多矛盾衝突,使得警方礙於相關規定,無法為受害人調查與保存證據,反而某些規定,保護加害人的權益….這些法規又在「恐龍法官」的自由心證下,變成沒有一定標準,那麼一個沒有標準的法規,如何去作為社會穩定規範的基礎?又如何讓人民信賴?),也就是避免第一線人員被過多的命令或政策所牽絆,而是授權只要符合「指揮官意圖」,就該授權其相當執法權力(甚至應該站出來支持依法作為的他們)….
通常我們只看到新聞的表象,但背後潛藏的問題才是我們該探究與改革關鍵,不僅基層要改革、高層也必須具備專業與領導力,若缺乏專業與領導力,任意指示或要求,只會讓第一線的執勤與執法人員疲於奔命,而且怎麼做都無法讓人滿意…..同時應全面提升全民「交通素養」,其「交通素養」是「交通行為」的根本(「交通素養」主要是指「交通法規認知」),若缺乏「交通素養」就不可能熟悉與了解「交通規則」,也就不可能完全去遵守(不懂怎麼遵守,罰他就會懂嗎?)。
為什麼違規人不遵守,因為「知識詛咒」?
我曾搭過一些朋友開的車,竟然遇到「未禮讓行人」,看來有許多駕駛真的無法感受到「行人的安全與路權」,這其實又可以從「黏力」這本書提到的另一個重要詞彙「周哈里窗、知識詛咒」,意思是有些人真的不知道但有些人知道(而知道的人又認為 其他人應該也知道,所以用「他人也知道」去對待,進而造成誤解與衝突)~因此若要根本改善這樣的問題,就必須確實了解他們是否真的不知道,並且全面落實「交通規則」認知(也就是確實審核人民的真的知道「交通法規」,而不僅只是用「他們應該知道」….)。
違規原因很多,不該只是「違規舉發處罰」,而不去檢視「不合理的規定或設施」…
眾多人民的違規行為,並不是他們愛違規,但必須深度廣泛了解「違規原因」,如果只是一味地「處罰」,就會導致「反彈」,因為很多人本來就不太熟知「交通規則」(交通法規),那麼你只是處罰,而不去確保他是否真的了解,那麼他就會再犯同樣的錯。(另外,不合理的規定、缺乏足夠停車空間或設施….都需要改革,以確實符合當今社會的交通環境需求)
要讓人民信任,就必須做好相關配套與管理體制,並提升人民交通素養
最後再提:人民信賴政府(警察)在處理「交通違規」的執法能力,一旦人民遇到或看到的情況如上面新聞提到的狀況,人民將難以再信賴與支持,而憲法也將不再被信任(因為無法保護守法的人民),會有這樣的報導與社會問題,不是一個人的問題,也不是一個單位的問題,是長久以來,沒有全面性思考與落實改革(改善領導、改善執行單位的權責與認知、改善人民的交通素養….),
致使警方不但對上無法確實完成指示、對人民亦無法解決其問題,兩邊不討好、也無法發揮其功能,這是否就是管理體制不彰與不專業領導造就的結果?能怪警方嗎?
而人民真的是惡劣任意駕駛?還是因為他們在學習與行為過程中,沒有人真正去幫助他們導正?以致從小惡變大惡?
總之,整個體制必須同時改革,不能只要求基層,也不是高層厲害就能做好,
而且全民的素養也是改革關鍵…..缺一不可。
文/陳站長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