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概況 | 平常每個人都會違規,但並沒有發生車禍,因此從來不覺得「違規」有什麼…..但若發生車禍,往往又歸咎他人,殊不知自己可能也是造成車禍的原因~若不能了解「交通規則、安全駕駛…」,對於開車、騎車、走路將因此疏於「注意或防備」,增加車禍風險,同時一旦發生事故,就可能因此不懂得責任釐清,讓原本受害人被冠上「肇事者」而遭求償與求刑。(懂得交通法規,就能夠有更多保護自己的機會,同時也能被免因一次車禍而毀了人生~) 台灣近年來車禍每年超過20~30萬件(日趨惡化),造成至少45萬人輕重傷、近3千人死亡、違規超過上百萬件(實際上的違規遠遠超過數十倍或更多)、交通建設與投資不斷增加,但交通問題有沒有改善?交通環境有沒有更安全順暢呢?…. (相關數據查詢:道安資訊查詢網、警政統計查詢網 ….) |
違規思考
|
「車禍死傷」與「違規」成正比,違規導致車禍發生,因此若能降低違規,就能減少車禍發生。當今問題在於「違規」偏重「處罰」,未能有效改善(未提出更有效的其他改善方式),以致「違規」數量不但沒有顯著下降,反而攀升,其原因為何?是未來研究與改善關鍵~
抓違規≠改善交通 不論是加重違規處罰、檢舉暴增、科技執法(透過違規照相工具達到違規舉發目的)…均為「問題的結果」而非「問題根源」,也就是「違規行為的根本原因或動機」是什麼?如果不改善根本原因,就不可能讓行為有效改善。 這導致「違規缺乏改善機制」,而僅停留在「不斷地違規>不斷地抓違規>不斷地再次違規….」之惡性循環~ 因此必須分析「違規」定義,以及如何找出改善關鍵(導正)。 違規:即「違反規則之規定」,規則指的是「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管理處罰條例」(當然另外還需要遵守的是刑法與其他相關法令)。 改善違規的根本是:提升「交通素養」,但必須同時改善其他問題,因為即使一個具備良好素養的人,若環境不良、設施不完善,亦無法讓人處在好環境,久而久之會受到不良影響、受到損害~因此要改善人民的交通素養,也要改善「交通法規」、「管理方式」、「交通設施」,並「導正違規」與缺失,才能期待整體交通環境的完善。 因此,改善交通的要素可以是: 1.易懂的規則(當今則是複雜難懂的交通規則)、 PS.現在規範幾乎所有人都會「違規」,那麼我們需要這樣的「規定」嗎?有誰去深入思考研究這些「規則」到底有沒有辦法落實?還是相關配套與整體必須跟著需要改善? |
相關報導 | 新聞:科技執法「狂抓違規」三周取締1.3萬件 罰款840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_5Xj6P1OtY新聞:交通罰單收入逾15億 中市警挨批搶錢 https://news.cts.com.tw/cts/local/202011/202011032019294.html 道安網:交通事故大揭秘!108年死傷數據一手掌握(109.02.27) |
違規類型 | 交通違規輛與違規類型:2018 年台灣共有多達 1125 萬餘件交通違規,比起 2017 年還要多出 6.86%
違規第一多:「違規停車」達到 376 萬 112 件,佔總違規 33.41% |
肇事原因 | (2019年)警政統計查詢網:A1類道路交通事故-按肇事原因分 交通管制(設施)缺陷:0件 (意思是政府在管制與設施沒有任何缺失導致A1交通事故發生) 汽(機/慢)車駕駛人過失:1,702件 行人(或乘客)過失:103件 |
違規檢舉 | 新聞:民眾交通違規檢舉有多狂? 每天超過8000件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4936746交通違規檢舉數量:(根據警政署的統計) 2017年檢舉總數為205萬9千件。 2018年增加近30萬件,達到234萬8千件。 2019年再暴增近65萬件,逼近破300萬的299萬7千件, 這個數字相較於2017年成長了46.2%,更代表一年365天,平均每天有8211件民眾舉發。 交通違規舉發總件數:12,701,516件 |
車禍傷亡 | 道安統計: 2019年交通事故(車禍) 總件數:341,972件 車禍死亡:2,865人(30日內死亡) 車禍受傷:455,400人 |
問題解決 | 交通違規與事故嚴重,政府解決了嗎?
1.人行道從路口退縮,以改善行人安全(行人有更安全嗎?) |
交通願景 | 與其思考日趨複雜的交通問題,不如反思「交通願景」,然後往健全的方向逐步施行~
1.完善的法規 2.良好的交通規劃與設施 3.良好的政策、管理、組織 4.充實人民的「交通素養」 5.良好的學習與溝通機制 6.「全民交通」的時代~ |
資料彙整:陳站長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