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一次新聞報導:巨大槽化線誕生引論戰! 行人:該站哪等過馬路
陳站長:交通設施規劃與設置,應由中央統籌並制定準則,然後協助地方改善,否則以一般地方專業及資源,恐怕無法提出專業與標準的交通工程。
看了新聞報導後,只能說,交通會亂,不是沒有原因,連「示範」都省了,直接將不當的標線畫上去,沒有先考量民眾懂不懂、會不會因此違規或出車禍,而且還可以把責任歸咎於民眾。
PS.類似標線,似乎未依法規之規定畫設(行人可以走「槽化線」?),結果還花大錢(新聞報導要150萬)、又製造交通亂象…..
從過去觀察經驗來看,交通有諸多缺失需要改善:
1.全民「交通素養」,應盡速落實,否則其他改善成效都是杯水車薪
也就是,任何交通設施再好,如果人民不去遵守、不懂如何遵守,則「交通工程」將「前工盡棄」。
其實只要提升「全民交通素養」,一切交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結果當今,各種交通改革主張,看似非常有理,但都牽扯甚廣,也難以驗證,只有國外經驗,但均未能同時考量「國外人民的交通素養」,等同只複製他人表面經驗,將來等出了問題,再去調整修改…..等同邊做邊改,拿人民來試驗….)。
2.「程序錯誤」也將造成問題,反讓「新的交通設施」變成「交通陷阱」
交通是「整體的交通」,而不是只有「工程的交通」,不能只考量「交通工程」,更不能「先做工程」,而輕忽應先做好配套、先提升人民認知~
因為只顧「交通工程」,卻沒有先確保人民了解、沒有配套措施,加上「等做錯來再改」,根本是拿「人民來實驗」,非常不專業、不安全、不周全的「交通改革」。(在此重申,重大「交通改革」不能放給地方各自發展,理由就是各地方「資源、專業、經驗」皆有限,難以像中央的權力與資源與經驗可以整合與調度,如果連中央都做不好,那地方就更不用說了。更何況交通需要「統一規範」,不能各地方自設標準,以及「交通工程」關係著生命安全,豈能「拿來做實驗」
PS.交通政策,不能像「學術研究」,錯了再改、卻輕忽「交通規劃」關乎的不僅是單純的工程,而是無數的生命~因此哪怕是一點點的疏失,都可能帶來嚴重的事故與傷亡(以當年將「右轉車」改革,將路口右轉提前,使得眾多駕駛人不適應,提前右轉時又欠缺禮讓,硬切入外側車道,造成機慢車道直行車事故發生。反觀原本在路口再右轉,至少能專注車輛在路口右轉的目標,反而更能夠預期與注意….因此,任何「交通政策改變」,就是除了做好工程與政策,最終仍必須落實「民眾了解與配合」,否則再好的交通工程,也只是單純政府的交通工程,民眾對其根本不了解,又怎可能遵守,難怪長久以來,諸多新的交通政策,會「成效不彰」,就是過度「工程導向」,而大多專業人,不善溝通,自然也就輕忽「交通說明書」,最後人民不懂「如何使用」,造成「前工盡棄」的後果….所以現在又想的一堆改革,卻仍看不到「落實根本」,可以確定的是,依然成效有限…..)~
補充:由以上得知,「交通工程」(從學習到實務上)不能只是傳統認知的工程,更應當導入「(交通)安全意識」,否則設計出的工程,將缺乏「安全」,而離譜的是,因「安全缺失」,導致「交通工程」變成了「交通陷阱」工程,且還不自知哪裡危險。
3.加速改革,不能急就章
如果真要加速改革,請加速將資源與心力投注在「重大交通改革專案」,不能再用傳統討論與發包、只處理表面或單一問題,而應思考「整體與長遠的交通環境」、「跨領域的相關問題」…..否則當今的「交通改善特別預算」一樣打水漂,並且改善有限,還徒增民怨與各種交通亂象~
「台灣交通改革工程」,也許擴大方案的期程,讓人才、資源與專業能確實參與,並且以「最終結果導向」反推~
例如:以半年為期,延攬跨領域相關單位與權威,同時將經費與資源挹注,並由具備交通方案領導經驗者來帶領(但建議,整合領導,民間企業的「解決問題經驗」領導者,也許更加適合),站在「整體考量」,熟知整體情況,再加上先針對特定問題,匯集各界實際需求與狀況,再確實充分溝通後,分階段提出「可行方案」,並將方案進行模擬,然後再請相關專業與代表提出看法與改善細則,最後才確定實施,同時實施過程,仍應「持續」(交通工程,關鍵不只是規劃設計,然後施工完驗收後就沒事了,其關鍵應當,在每個階段,都應讓各方確實參與,所以不能再以「傳統工程模式」進行,否則再怎麼改,相信結果還是差不多~)。
4.擴增「人行道」就能讓行人更安全嗎?
當駕駛人的素養不跟著提升(或者說,如果駕駛人的素養先提升,就不會有後來的違規亂象,當然也不會有騎車開車去侵害行人…..因此當今的思維,本末倒置,先做「交通工程」,再強迫民眾遵守,否則重罰,而且還用上科技及檢舉,卻不顧「人民一知半解」)。
過去會有許多行人因車禍傷亡,但卻沒有確實了解,有哪些情況造成,反而把大部分問題歸咎給「人行道」。弔詭的是,有許多人行道宣稱要退縮路口十公尺,結果後來竟又重新畫設,反而由原本退縮路口,改為接近路口。
以高雄中山路與八德路口的斑馬線為例:斑馬線明明宣導要「退縮路口才安全」,但最後所做的卻「背道而馳」,顯然過去說的只是「口號」,更誇張的是,原本習慣走在舊的斑馬線路線,現在改變「鄰近路口」,竟有超過3成的人,依然走在「黑斑馬線」上,等同違規、又無法受到法律保障,同時每天累計無數人民「依循錯誤」,卻不見任何單位去導正,顯見「再多的改革」,如果沒有落實,那麼只是形式化在「做事、喊口號」,結果不管實際如何,只要「拍個幾張照片或影片」,然後宣稱做得很好,實則各地依然「交通混亂」、違規不斷、死傷仍未明顯降低…..。
另外,高雄火車站前的「中山路人行道擴增」,結果一堆汽機車騎行車在人行道,根本是只改工程,卻從未設法改善「人民交通素養」。可見,再寬的人行道,也無法保障行人的路權與安全,只看到花大錢而已。
相反地,當今改善交通偏重「人行道」,卻疏忽傷亡更嚴重的「機車騎士」問題,且真正死傷更嚴重的是機車騎士。所以若要改善,更應關注「機車路權及安全」問題,而不是將經費與政策專注在「行人路權」(最好應該整體考量,同時應將重點放在「人民的交通素養」上)。
PS.設施是「硬的」,最終要看「人」是怎樣去遵守,如果「開車騎車不遵守」,那麼再多再好的設計,有將枉然~所以改善「行人安全」絕對不是「交通工程」就能解決,應同時重視「交通素養」及相關配套才行~
交通改革之「停車問題改革」為例:
能大大減少違規停車,也能避免因違規停車導致的車禍與亂象。因此「停車需求」與改善,如何確實「搜收集停車需求」,就應具有長遠觀,其中,「停車需求」過去從未真正做過,所以人民也沒什麼經驗或能夠提出具體需求,因此分階段,先讓比較有經驗並提出具體者作為代表,包括「客運、貨運、私家車、計程車、機車….等」,同時考量各種環境與路況的需求,將「停車模板」分類分級…..最終還得考量「停車指引」,從民眾如何「100%配合停車指引」,開始教導民眾,使用「交通APP」,以及如何養成提前「行車規劃」,也就能提早「熟悉路況」並事前掌握「實際路況」,加上政府設置的「交通感應與監視系統」,以及「民眾即時反應1999進階版」,即可更完善「交通環境」,不但環境完善、規範明確、指引友善、加上民眾素養與認知,能夠更加配合~如此,才能期待「交通改革」,而不是一直停留在傳統的「交通工程」~
交通管理系統的建立與提升
即使有許多人希望參考國外經驗,但個人認為若要參考,應同時考量「文化背景、法規、過去類似經驗」,否則「即使把看似很厲害的系統,整個搬過來用,結果「水土不服」,甚至「完全不可行」(就像手術一樣,不能只是引進很貴的設備,但人才操作卻跟不上,又或者採用「知名管理系統」,結果國內的生活與交通文化不同,同樣難以融合~)。所以國外的月亮沒有比較圓,如果硬把國外設計或系統套用在國內,有時不但無法改善問題,反而讓問題更加混亂。
PS.可以說,我們當今的「交通」並沒有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統」,而是半放任,由民眾自尋發展,政府只是被動等違規、等車禍發生,才有違規處罰、車禍當時處理,仍沒有完善「改善交通問題」。按理,「交通管理」要從「全民交通素養」開始做起,確保每個人都熟悉交通規則(法規教育與導正機制),並確實「遵守規則」(示範與帶領機制)。其中,駕駛人的駕駛管理(不只是傳統:違規、道安、宣導,而應透過「交通監控設備」、加上個人「交通管理APP」,結合交通大數據、交通管理設施,作為「大交通系統」的整合與運用。)
其中「交通管理APP」,能詳實紀錄「駕駛人行為」(過去從來沒有過的詳實記錄,以此才能確實了解違規與肇事原因,否則像當今交通數據,根本過於籠統,對改善交通幫助有限,同時舊的統計也無法作為駕駛人「自主交通管理」…),精確的知道,駕駛人有沒有「錯誤的交通行為」、車輛有沒有故障或缺失、對交通設施有沒有充分了解…..甚至連「停車效率」有沒有改善(以提供更完善的「停車指引」,由此可以反推,應建立完善的「停車大數據」,加上停車動態、停止指引等。)
文/陳站長
2023.12.23
202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