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防治不能等~推廣「交通醫生」藉以診斷並改善交通問題

網路越來越多討論「行人地獄」,大多凸顯台灣人缺乏「交通素養」所衍生的「違規亂象」,最終呈現的就是「衝突與車禍」…..
在這裡,我們先釐清「人的問題」(所有交通問題,其實就是人的問題,因此人若不了解交通規範、不用心規劃交通、不做好交通環境設施,那麼交通問題就會不斷發生,並造成更多問題….)

 

一開始「交通環境」不佳,產生不良的後果(造就當今的交通亂象)
如果我們一開始就在「完善的交通環境」成長,自然就能學習正確的交通行為與認知,也就沒有什麼交通問題及其衍生的處理(如違規與車禍,如果大家都熟知環境與規範,同時能夠遵守,就不會有違規與車禍問題,當違規產生,就會開始製造混亂,再多的1999投訴、再多的檢舉人、再多的警察與司法,恐怕還是沒有「針對根本問題」加以「有效處理」,導致問題產生的速度,遠遠超過能夠處理與改善的速度….)。

 

當今的「交通問題」與「改善思維」:
1.車輛銷售(車輛供應者)
汽機車廠商,鼓吹大量購買,並透過各種置入觀念,讓人們想要擁有私人的交通工具與生活方式

汽機車與腳踏車、電動車、滑板車,各種車輛不斷「銷售」,以獲得收益,因此間接造成「私有交通工具」爆量,間接造成「很多人都以私家車」作為交通工具,當然就會造成「交通量」的擁擠。(我們真的需要每個人都有車嗎?當公共腳踏車盛行、公車與捷運路網普及,我們還需要開車找車位或違規亂停嗎?我們希望更輕鬆便利的交通?還是希望透過車輛來凸顯我的身分地位?在什麼情況下我們真的需要車輛來幫我們解決生活或工作的問題?)

2.交通政策與管理機制,對交通的影響(政府)
政府採取什麼樣的交通政策,影響人們對交通工具的使用與選擇(例如:鼓勵民眾搭乘公共運輸,加重私車使用與課稅、讓公共運輸更便利暢行、讓私車更不便…..)都會對「交通工具」的選擇與使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其實政府對「人」並沒有採取「積極教育輔導」與「管理」,導致等到「有人違規」才去處理,然而「違規處罰」只是處理表面,一直偏重「違規處罰」並不能根本改善問題,因此必須全面改善「交通管理體制」,也就是全面輔導、管理「大眾的交通行為」,而不是消極的旁觀、等著犯錯或舉發,才去處理……

3.「交通行為」運作思考(各種角色與角度思維)
1.一個違規人>一連串的違規習慣>超過一百件終於被舉發一件>違規處罰>繼續違規(但會更加注意哪裡有檢舉人或警察或違規偵測)>違規行為依舊存在>違規導致車禍與衝突不斷累積與增加>可能在一場事故造成更大的傷亡與損失…..
2.一個遵守交通的人>思考這有沒有違規>會不會造成危險>該怎麼做更安全>要花多少時間>有哪些工具或方法可以更方便更能掌握>平安出入最安心
3.政府與執法者>每天查看「違規行為」>舉發違規>處罰違規>接受民眾陳情>處理不完的違規檢舉>沒時間花在其他地方>設法減少違規案件來源(希望降低違規案處理量)
4.違規檢舉人>每天查看違規>加以拍照舉發>如果沒有改善就會繼續…..

4.不當的「違規條款」與「不當的設施」(規劃/管理/執法/司法)
「交通違規」=「違反交通法規」,如果「規定多如牛毛」,恐怕沒有人不違規,因此如何制定「合理的規定」,才能避免「複雜且難以遵行的規範」,也就是當今的「違規條款」,恐怕連警察都難以遵守,更遑論民眾。(許多規定是由某些人所構思出來,希望其他人能夠遵守,但有許多規定,並未「整體考量」,導致「規定矛盾」,且「遵守意願低落」,更別說「執法成效」,恐怕特定地點的規定,遵守率不到1%,以過去九如路近民族路口「機車不能直接穿越民族路,必須繞行民族路橋下」,其目的也許立意良好,希望右側直行機車能避免右轉汽機車衝突….但該規定看到並遵守的人其實不到1%)。
交通不是紙上談兵,必須考慮「當事人」是否了解、看到,才可能遵守。同時必須考量「整體」,不能這條路這規定、下一條路又是另一個規定(考慮人的注意力有限,同時考慮人們是憑藉過去經驗認知在判斷與遵守,而不是靠「當下視覺反應」,也就是當下如果做了一個「新設施或新規定」,就會造成「混亂」,因為人們是沿用過去認知習慣在決定與反應……所以別再用「設置什麼標誌」就要「遵守什麼規定」,忽略的「使用者經驗認知」的人性與交通認知,尤其是缺乏交通素養,其交通認知薄弱,根本難以遵守複雜的交通規範)。

5.交通問題的成因、與媒體的影響(交通活動/規劃/媒體)
如何更有效使用交通工具,其實可以透過「媒體宣傳」造成影響,例如:讓交通分散,多多推廣「分散式交通」(也就是避免在特定時間或特定地點,造成交通匯聚(如上下班或上下課就會造成該時段交通匯聚,導致瞬間交通量暴增,嚴重影響交通控管與交通安全問題…),導致交通難以負荷疏通,造成壅塞與衝突發生…..另外就是,當今「媒體網紅一窩瘋」截然不同,一旦媒體報導或網紅發文,就會造成「瞬間爆量」,但也使得「非網紅與媒體報導」的地方或商店,瞬間「失意」也就是失去生意…..)。
傳統的各種節慶、促銷、地方特色活動,其實大多是「聚焦模式」,讓交通瞬間爆量,同時造成「品質下降」,無疑對交通造成負荷與亂象,這樣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很顯然地,我們需要「廣泛思維」,平均分配、長遠著想,但「利益」總是被掌控的情況下,要顧及更多人的利益,恐怕很難…..

6.個體「交通素養」有效學習與改善(大眾/教育與輔導)
交通如何使用?交通認知為何?交通習慣怎麼形成又該如何改善?
當今交通問題,其實大多受到「台灣交通文化」影響,過去從未積極規劃與做好交通教育,加上台灣地小人稠,因此交通問題更加複雜,但交通問題終究是「人的問題」,因此如何「了解每個人的交通認知」,就能夠「找出交通行為狀況」,也就能「擬定改善方案」,並加以階段實施改善~
個人的「交通學習、管理」,應是每個人都須具備的「能力」,透過人人都使用「交通APP」,就能達到「學習與管理」的終極解決方案,一方面能「聚焦有效的傳達」,另一方面也能讓大眾「掌握有效訊息」,因此若能將當今「紛亂的交通訊息」,加以「整合」,就能「一次解決」過去看似複雜難清的交通問題。

7.交通APP(科技設計與運用推廣)
鼓勵並促進人人使用「交通APP」,讓交通資訊能夠避免媒體亂象所干擾,同時在人人一機,且隨時可掌握的情況下,更容易「吸引關注」,且產生更及時與巨大的影響。
讓人們對APP產生興趣的關鍵:「各種遊戲」、「各種更有價值內容」、「即時交通資訊」、「交通查詢與諮詢服務」、「一機通」、「一站式服務」……
要同時導入「眾多功能」,必須思考「如何有效整合及運用」,只是將過去「分散的資訊與功能」加以「整合」,也就是大家過去做任何事,大部分都有「很多套」,這讓生活與工作變得複雜,也變得沒有效率…..整合後有諸多優勢及效益,同時要避免負面影響(如駭客攻擊、一個系統缺失會導致整體影響…..),所以如何「分散風險」、「制定標準化與規範」……
科技能更有效解決傳統人力所無法解決的問題,但必須確保「善用科技」(反之濫用科技,造成可怕且廣泛的後果,因此在制定規範與處罰,必須讓制定「防治機制」,獎勵有助改善、隨時導正錯誤,讓人們自然選擇好的、正向的使用方式….)

8.交通自主管理、運用(大眾/管理/政府)
傳統只用大腦思考,難以記憶及記錄,同時更難以將「交通數據化」,也就無法得知「人們如何使用交通」、「有哪些交通認知」(哪是人們了解、哪些是錯誤的、哪些是他們需要的),再將這些「有價值的數據」,透過「有效的管理機制」,讓狀況被了解,並「協助改善」(有效的「交通教育與輔導」協助),讓交通違規,真正被察覺、自我學習並遵守,然後廣泛推展到每個人,並形成「有秩序的交通環境」,一旦變成好環境,所有資源就能更聚焦在正向的建設,而不是浪費在處理違規及車禍的問題上。同時整個社會的氛圍也就變得更祥和安康,而不是無知、情緒化、誤解、衝突、傷亡等負面的惡性循環。

 

文/陳站長 2023/05/02

2023/11/0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