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防治不能等~推廣「交通醫生」藉以診斷並改善交通問題

科技不該用在處罰:
當今「科技發達」,卻沒能「有效被運用在改善交通上」(卻只用在「處罰交通違規」),用科技來處罰人民,是一個非常不文明的做法,理由是:人民在不良的交通環境,無法正常學習「良好的交通行為」,加上交通體制偏重「違規處罰」,難怪數十年來,「交通惡習」(交通違規行為),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更加惡化,顯見「違規處罰」並不能有效改善違規行為,只會加重行為的偏差。(行為科學研究:養成習慣或改善習慣有兩個重要機制,一個是「獎賞」、另一個是「處罰」,其中「獎賞」能激勵行為,但較少有人知道「懲罰」也會導致「行為增強效果」)…..
因此利用「科技」,確實可以輕易「檢測違規行為」,但政府不應偏重「違規處罰」,而應採用「違規導正」機制,才能有效逆轉「交通違規」。

那麼「科技」該如何運用來「改善違規」?
1.傳統交通管理思維:違規行為>偵測舉發>開單告發處罰>違規行為仍然存在
2.新的交通管理思維:違規行為>偵測+自主管理>找出違規行為或缺失>導入輔導+自主管理+相關輔助改善>違規行為改善

一個缺乏「交通素養」的人,是很難遵守相關交通規範,因此再好的交通設施,若使用的人不依規定使用、濫用、不懂如何使用,就很容易破壞設施與秩序,因此「提升交通素養」才能確保交通秩序,才能讓人民發自內心遵守與自律,而不是偏重他律的處罰。
PS.人本交通,不該只是「行人為本」,更應該把格局放大,顧及到每個人,也就是把重點放在「違規與不當行為」,而不是把問題放在「機車族、酒駕或老人」…等。然後診斷找出問題,並協助改善問題(改善有兩種培養成慣性的方法,一個是獎賞、一個是懲罰,當一個人做對了,就給予獎賞、做錯了就給予懲罰,但你不能隨便懲罰一個人,而是針對「不當的行為」找出並且「加以導正」,才是改善交通問題的正確做法。)

 

「交通素養」提升,才是「人本交通」改革的關鍵~
台灣考照制度寬鬆,大部分的人都能考取駕照,因此「不成熟的駕駛經驗」,加上「沒有完善導正機制」,使得交通管理缺失嚴重,讓這些「缺乏安全駕駛」的行為,如同路上不定時炸彈,隨時會危害自己與他人。

再好的交通設施,若駕駛「缺乏交通素養」,等同「不當操作/使用」,結果導致「交通亂象」(交通違規、交通事故頻傳),如果能把數千億的交通硬體建設分配到「交通素養」提升,必能大大降低「交通亂象」造成的損失~

投注千億作為「交通素養」提升計畫,就能減少「千億損失」,同時改善台灣「交通文化」的提升,台灣交通雖不會馬上變「天堂」,但至少不再是「地獄」。

錯誤的「交通預算」,通常沿用先前的「交通體制經驗」,過度「硬體建設導向」,遲遲不能讓更重要的「交通素養」改善,造成台灣人的「交通基因缺陷」嚴重,導致因此衍生的「交通癌症」更加惡化,難怪每年違規與受傷就超過40萬人(其中超過3千人死亡),如果繼續這樣的「傳統交通體制」(傳統經驗的組織與管理模式),那麼交通必然持續惡化~

 

正確使用「科技」才能逆轉「交通亂象」(改善違規與車禍):
「科技人」並不了解「交通問題癥結」,只能被動作為「交通改善工具與手段」……
而「交通人」似乎不懂「行為改善」,加上過度「專業化」,缺乏「跨領域」經驗與運作方式,導致「交通體制」,持續沿用舊的經驗與認知,讓政策與觀念存在越來越大的鴻溝,從許多實際案例可以看出端倪(交通局與警方在對於交通管理存在衝突,當警方憑現場經驗,要求交通局改善交通設施缺失,但交通局卻不予理會,非得等議員或媒體爆料,才勉為其難去改善,顯見「政府未能有效統整政策」,各自為政,導致各單位互踢皮球,缺乏溝通,當然也就缺乏彼此了解與信任….對此最好的改革就是:促進經驗交流相長,觀念與經驗自然能帶動正確的改革發展,相關經驗可參考「部落領導學」提到的諸多案例與改善技巧)

關於「科技」與「交通」,如何整合與運用來改善交通問題
科技是工具,是診斷並改善「交通問題」的關鍵,缺乏科技,那麼許多交通問題(如交通違規、交通事故)就難以被偵測、難以即時發現與掌控,就難以根本改善。
以「診斷違規行為」為例,傳統靠人力(警方與民眾檢舉),但實際上的違規是檢舉成案的數十倍,甚至上百倍(一個人會違規,不可能只在一個地點或路段違規)。在發明「測速與闖紅燈照相」的科技舉發違規後,能輕易找出類似違規…..近年來更將科技偵測,運用在更廣費的違規偵測。

關於「交通違規」與「行為改善」問題
但自從有了「測速照相」、「闖紅燈照相」以來,這些違規有改善嗎?顯然「偵測違規」,並不能改善「違規行為」,僅止於證明「有人違規」,卻不能「改善違規」,因為台灣交通問題,交給「交通人」,但因缺乏「跨領域整合」,所以缺乏「交通違規改善」專業與經驗,也就是「交通部/交通局」,並沒有「行為改善經驗」,加上「行為改善專家學者」缺乏「交通違規行為改善經驗」,使得兩種專業,缺乏相互運用的機會,因此在缺乏合作與交流,加上沒有完善的運作機制,讓交通與行為科學等專業,能跨領域交流增長,就會使得「單一領域」越走越偏頗,缺乏跨領域經驗認知,最終導致「缺乏溝通」與「正確管理運作經驗」,以致即使知道「違規行為」存在,卻遲遲不能有效根本改善違規行為。

再談「科技」與「行為」(以交通遊戲設計為例)
科技,能用來幫助行為改善,但必須結合「妥善規劃設計」(交通人提供交通專業與經驗+科技人提供手機APP設計+網路平台智庫建置+行為科學專業協助+有效管理工作與生活….)
將科技用來設計遊戲,確實能賺錢,但如果遊戲設計未能顧及現實生活或工作改善,那麼科技將不是「改善工具」,而是「成癮工具」,也就是不斷吸引人們去使用它、壯大它,同時佔用工作與生活的其他時間。相反地,若「設計良好的遊戲」,就能「培育能力」,大大提升「學習成效」、「累積實務經驗」,且能更有效透過虛擬(實境)整合,運用在日後實務管理與改革上。(遊戲:是一種概念,遊戲是許多活動中,最容易提升專注與興趣的活動方式,藉由完善的設計內容,例如依據「交通改善重點」,導入「遊戲設計」,就能讓一個人,從剛開始「入門」就能輕易被吸引,並充實「遊戲經驗」(怎麼贏、有哪些規則、有哪些得分與扣分、環境如何、有哪些工具道具…..),經由遊戲特性,就是遊戲可以導入手機,人人皆可取得與運用,並且能創造「虛擬實境」,意思就是各種交通經驗與狀控皆可導入,這是所有傳統無法達到的整合運用方式,但必須要有人去發掘並運用。
PS.遊戲最能有效培養「交通神經元」的健全與系統,因此傳統的交流與長久的研究學習時間,都能透過「交通遊戲學習機制」在最短時間內,能達到最高學習成果。但必須謹慎,因為「遊戲是虛擬的」,但「交通是現實的」,意味著遊戲中可以不斷嘗試錯誤來習得經驗,但現實中的交通,卻可能因「一時疏失」而終生遺憾,無法挽回。因此在設計「交通遊戲」,必須確保「跨領域領導能力」,將關鍵放在「交通素養」的提升上,而非放在「娛樂」,同時「避免手機依賴成癮」,而是利用「手機習慣引導」,讓使用者能運用手機APP來學習與管理生活與工作,並引導至現實生活中(而不是被吸引到手機中而無法自拔)。
從以上得知,交通改善分為許多部分,不單只是硬體建設,更應積極改善軟體建設,其中「違規行為」改善,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而違規行為,決不能導向「違規處罰」,而是導向「違規導正」,充實「交通素養」,其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學習與管理」(有效學習與管理成效評估參考:透過書面學習20%、透過聽講學習30%、透過影片學習40%、透過團體長期活動50%、透過一對一輔導70%、透過手機APP診斷與方案運用30~80%)。

 

「善用科技」才能加速改善「交通違規」等問題:
1.「科技」是最有效教育工具(透過手機app,可以適用各種不同類型用戶,改善不同問題的設計)。
2.「科技」能記錄行為與問題(不僅僅記錄個人駕駛行為,還能記錄周遭交通狀況與問題)。
3.「科技」能彙整大數據(交通大數據,不能只是消極被動作為統計報告,而應積極作為各項改善數據與經驗值,但當今「數據」仍流於形式,因此其數據價值不高,真正價值在「行為與認知」的紀錄,這樣才能了解,到底「這個人在想什麼、為什麼他會違規、他到底是怎麼騎車或開車、他到底有什麼地方觀念錯誤….」,有了「正確與特定數據」,才能作為「根本病因」的改善研究與解決方案)。
4.「科技」才能有效計算「大數據」,解決大問題。
5.「科技」才能24小時,大量普遍並即時被運用。
6.「科技」才能統一規範,避免「各自為政」,錯誤訊息干擾。
7.「科技」是新的「管理工具」(其實早在三十年前就有這樣的概念),傳統管理永遠無法解決的問題,只有科技能做到。

雖「科技」有這麼多「優勢」,但要讓「科技」與「交通」等項目融合,仍需要將提升「交通科技」的教育、運用、經驗提升,並逐步建立「交通智庫」(重要且高價值的交通數據資料),才能有效「提升交通素養與技能」,也才能期待「交通改革」,否則當前的「交通體制」過於傳統,雖然有「科技」,但科技卻未能熟知整體交通狀況,使得「科技」淪為「特定工具」使用,因此只能說「錯用科技」,會帶來嚴重後果,唯有正確使用科技,才能逆轉世界,朝向正向與永續的文明發展。
PS.如果要有效改革「交通亂象」,絕不能只有「交通人」在探討研究,而必須「跨領域整合」,特別是讓相關領域「充實交通經驗」,同時也讓「交通人學習其他重要經驗」,如此才能「融會貫通」,減少「閉門造車」的偏見,當有了跨領域的經驗,就自然提升認知與察覺能力,對於當前的交通亂象,也就能很快發現問題的根本、熟悉如何運用什麼工具(如手機APP、相關資源)來協助改善,而不是只知道「司法處罰」、或「查無不法」推卸責任、放任同樣問題不斷發生與惡化~

#交通遊戲 #交通改革 #交通APP #交通學習工具 #科技工具 #行為科學 #違規改善 #交通醫生

文/陳站長 2023/04/16

2023/11/0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