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防治不能等~推廣「交通醫生」藉以診斷並改善交通問題

陳站長:有關以下公視獨立特派員 新聞報導: 「高雄輕軌逐段通車,如何兼顧安全與便利
可以清楚看出「輕軌造成的交通安全問題」,不僅僅是民眾違規的表面問題,其中點出「號誌設置缺失」也會導致民眾違規(或難以遵守),因此將來在改善交通相關問題時,可延攬相關領域做長期性、常態性交流參與,甚至成為常態成員(例如:交通局交通顧問群、交通品管圈、交通醫生….)。


引用新聞報導:
新聞標題:高雄輕軌逐段通車,如何兼顧安全與便利|高雄輕軌 誰怕誰
公視-獨立特派員 2022.05.04

高雄市在兩條捷運完工後,透過在市中心建造輕軌,來建構更完整的路網,輕軌雖然比起地下化的捷運節省工程費用,不過卻也讓高雄在交通密集的市區,在台鐵地下化後,又多出了40多個平交道。
根據統計,110年民眾闖入輕軌平交道高達7千多次,對輕軌駕駛來說,是很大的壓力。也有不少民眾抱怨,在這些平交道路口等輕軌經過的時間過長,造成上下班尖峰時間的交通壅塞。如何在確保行車順暢和民眾安全間找到平衡點呢?

圖文報導: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80566


陳站長:有關新聞「高雄輕軌逐段通車,如何兼顧安全與便利」報導,我將觀後心得整理重點如下:

1.報導不僅呈現「輕軌的交通安全問題」
2.其實也反應 大眾普遍「交通安全意識(薄弱)」,也就是「缺乏交通素養」的問題
3.點出民眾違規也可能是「交通設置缺失」導致的問題(例如:民眾無法清楚辨識交通號誌,將難以遵守交通)
4.高雄輕軌駕駛員經專業遴選,並接受專業訓練(包含安全駕駛/防禦性駕駛),但民眾是否也該受到「交通素養」訓練,並確實輔導其達到「安全駕駛」的標準呢?

媒體深度報導,提供政府相關單位在「跨領域整合~改善交通安全」做了進一步示範
(例如:到底是民眾「缺乏交通素養」而違規?還是「交通設計缺失」造成?藉由學者現場說明問題或缺失所在…..)

結論:
民眾交通素養提升+跨領域專業(包含專業媒體+行為科學+交通運研專業)+交通單位改善問題=共同促進交通安全

建議交通單位,更積極成立:交通顧問群、交通品管圈、交通醫生…..(共同致力改善交通安全等問題)

 

文/陳站長 2022.10.29

2024/06/30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