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大部分的「紅燈右轉取消」造成更多機車紅燈右轉違規
紅燈右轉取消,觀察許久,終於領悟原因之一:
1.汽車紅燈若右轉,好容易肇事
2.小路口若紅燈右轉,容易不禮讓就右轉而肇事
3.位於密集人潮車潮區,紅燈右轉易不禮讓而肇事
種種因素,看來適當今逐一改變號誌設置與設定,將機慢車道「紅燈右轉」取消
然而,在許多路口,汽車可以右轉,機慢車道卻不行
或許曾有個理由是,機車右轉易與行人肇事?那汽車紅燈右轉就不會嗎?
建議開放大部分機慢車道紅燈可以右轉
1.可以減少違規
2.可以減少機慢車不耐久候
3.減少等候時的汙染
4.減少右轉後,原本的橫向是紅燈
(即:當今的機慢車道是紅燈,右轉後反而是綠燈,
若不開放,當機慢車等到綠燈後再右轉,反而又是紅燈得停)
5.紅燈轉為綠燈前數秒,開放右轉箭頭綠燈通行
(但必須提前數秒結束,因為另一行向駕駛人恐會提前行駛)
6.加強禮讓文化,以減少右轉車輛不禮讓直行人車
(即使綠燈右轉,不禮讓才是問題,並不能因為不禮讓而封鎖紅燈可以右轉號誌)
適當的號誌控制,並不是為了方便或安全而已,最重要的是順暢與安全兼顧
但必須考量,並非所有路況都適用
例如:五福路與凱旋路,由五福路東往西,經彩虹公園,常常遇到紅燈,而彩虹公園出來的汽機車根本比例鮮少,造成五福路汽機車得等候(應當在設計上考量更改為:彩虹公園出來之車輛,在到達路口時感應或按鈕裝置為宜)
或者將號誌控制改為,當五福路東向西在凱旋路綠燈時,則經過彩虹公園時應為綠燈為宜。(但同時考量另一方向之號誌,是否差不多行駛至該段為一路綠燈)
PS:交通政策與設施改革經驗分享:
部分台北經驗並不適用於高雄
紙上規劃,並不全適用於各地現況
交通改革要看整體與長期現況觀察,不能只看報告數據(過於偏頗或不切合實際)
未成熟之政策與新措施,貿然全面實施,會增加傷亡與問題
新政策與新設施,務必考量宣導與實際適應狀況,以作加強或調整
種種問題,如果一一現場去觀察每個環節
其實不難發現問題,也不難找出對策
但,不能用單一需求去檢測問題
務必多項考量的多重檢視條件,才是可長可久的檢測模式
如:
只考量路燈的藝術感,所以採用道路中央”號誌共桿”
將兩旁的號誌桿移除,造成更多潛藏的安全問題
當今仍鮮少有人提出,其共桿位於道路中央
特別是馬路寬度大,
燈桿設置高度過高,
行駛至路口停等,
難以注意何時變換,
將會增加造成車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