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防治不能等~推廣「交通醫生」藉以診斷並改善交通問題

交通設施改善

陳站長:任何企業與單位,應具體列出有關「交通安全」的列管作業,並建立「自動警示與查核」機制,以防人員疏失、換人又忘記交接,進而又發生同樣的缺失。相關單位應重新建立「交通安全」的管理規範與APP運用: 道路施工區域安全防護、施工路段「交管」、「警示」(特別是高速公路、夜間)、施工即時影像分享(施工作業標準與自動系統,以避免工作太複雜而疏忽... 繼續閱讀
改善思考:一、交通設施「設置前後」,應持續追蹤調查,同時比較其差異,並持續完善其設施~二、另外應納入「設施改變後,對人民的影響」評估,以事前做好因應對策~1.設置指引 2.改變習慣與認知 三、交通設施改善方案的評估 四、彙整交通資訊平台+APP.....五、成也1999、敗也1999?(關於1999改革)..... 繼續閱讀
陳站長對於交通工程問題見解與改善建議:道路設施缺失,不但會讓駕駛人困惑,而且衍生的違規罰單與車禍,到底要找誰負責?其實,只要改善「道路與設施規劃、管理」機制,就能有效減少問題,那怎麼改善呢?1.透過交通管理單位(交通局)提升專業與現場實務經驗來改善..... 繼續閱讀
交通語言研究(由於交通行為,無法都用口語或書面文字溝通,因此可研究適合的輔助界面與溝通工具:喇叭/燈光/號誌/標誌/標線/指揮/LED/輔助...) 若不懂「交通語言」如同「交通文盲」,無法明確辨識「交通標示」、不知優先規定,如何遵守交通、如何維持秩序與順暢... 繼續閱讀
【前言】台灣的車禍鑑定向來徒具形式,各縣市的行車肇事鑑定委員會平均只會花一、二十分鐘「閉門造車」的討論一個車禍個案,不會親自到各個車禍現場去確實評估車禍肇事的原因,因而許多危險路口就會日積月累的發生類型化的車禍事故... 繼續閱讀

2023/11/03更新